关于做好我校2008年省级教改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及相关部门:
为做好2008年省级教改课题的结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题鉴定方式
根据省教育厅的规定,今年的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鉴定继续采用集体会议结题的方式。请今年要求结题的课题组,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认真学习省教育厅赣教高字〔2008〕18号“关于做好2008年省级教改立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附件中关于立项课题结题程序的规范要求,积极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结题鉴定会拟于12月21日前后举行,具体时间和安排将另行通知。
请各学院督促有关课题组,认真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并于12月15日前汇总各课题相关结题材料报送教务处教研科。
二、结题鉴定范围
1、2006年批准立项的省级教改课题。
2、2007年10月省级教改课题结题申请延期以及延缓结题的省级教改课题。
3、2007年6月校招标课题结题验收的省级教改课题。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结题的,课题组须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结题。课题负责人调离学校或亡故的,原所在学院应另行指定教师完成结题工作。
三、结题材料及注意事项
结题鉴定须提交的主干材料为结题报告书、结题鉴定表、课题申报材料、研究报告、成果附件。
1、申请参加本次结题的《结题报告书》一式三份
《结题报告书》格式和要求如下:
题目格式:《关于“………………”的结题报告书》。
内容格式:抬头“省教育厅:”,落款“……课题组”。
报告正文不少于1000字。内容为:综述该课题的来源(立项背景简述、立项批文)、宗旨与目标、研究过程(开题和各阶段的时间、工作进展)及主要成果(采用、应用、出版还是发表),还存在哪些有待于继续研究解决的难题以及今后的建议与展望。
2、《结题鉴定表》一式三份
《结题鉴定表》是省级教改课题结题的主体材料。填写时应注意:(1)课题组全体成员限5人以内。如遇特殊情况调整,需由课题主持人写出书面报告并报省教育厅核准。(2)成果形式。主要包括:教改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讲义、课件、软件、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论文等。(3)专家意见表格栏暂不填写,注明“另附页”。(4)同一层级、栏别的字体字号,应前后一致,并注意删去封面的“附件七”及页码,双面打印。
3、当年的《课题申报书》(2006年课题须盖有教育厅公章)和课题立项文件(2006年课题为立项通知书)各一份
4、研究报告一份(5000-10000字)
5、成果附件一份
附件需装订成册。课题组已发表的成果,应附上。成果为教学计划类的,应附上学校采纳的佐证材料;若为课件、软件的,应附光盘或注明相应网址;为研究报告的,应附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重要的参考文献必须注明,扉页上还应注明课题承担单位及时间,双面打印;为论文的,应附发表论文的杂志封面、版权页、目录页以及论文所在页码的版面全文;为专著的,应附专著封面和目录;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结题成果。如果没有公开发表的成果,须附上课题成果已被院(系)、学校、行业协会或其它学术组织采用、交流的证明。
材料的袋装:上述材料凡是纸质的一律用A4纸打印后装订,并装入牛皮纸袋(每袋限装一项课题),并在纸袋正面贴上《结题鉴定表》的封面,背面贴上内装材料的目录清单。内装材料建议按如下顺序排列:《结题报告书》、《结题鉴定表》、《课题申报书》、省教育厅立项的文件、研究报告、成果附件。
除成果附件外,其他材料不要装订成册。
课题组还应制作向专家汇报的PPT,并起草结题鉴定专家意见(纸质稿与电子稿各一份,单独提交),供结题鉴定专家参考。草拟的专家意见评价不宜“过满”,注意客观、科学,注意不能出现“本课题”字样,应为“该课题”。
四、结题鉴定程序
现场集体结题包括五个环节:主持人汇报(每个主持人的汇报不超过10分钟);专家阅审材料;课题组成员答辩;专家评议;专家组提出结论(通过或延缓)。
(附:2006年和2007年省级教改课题立项通知书和盖章申请书已发至各学院,请老师到所在学院领取。已提交省级教改课题结题材料的老师可到教务处领回加以补充、完善。)
教务处
2008年11月25日
2008年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项目汇总表
顺序 |
主持人 |
所在单位 |
课题名称 |
立项年份 |
1 |
刘光明 |
材料学院 |
《表面技术概论》与市场、信息和科研相结合教学新模式的探索研究 |
2004年 |
2 |
艾云龙 |
《金属科学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
2005年 | |
3 |
熊震宇 |
中外高校焊接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
2005年 | |
4 |
刘长虹 |
金相多媒体互动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
2006年 | |
5 |
范红青 |
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
2006年 | |
6 |
徐志锋 |
《新型材料》课程与科研结合的教学创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