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资讯>详细内容

校园资讯

【青春赣鄱行】看南昌航大如何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三)

来源:孝彭书院、民航学院 作者: 摄影: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6月21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2025年江西高校学子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于我校举行。根据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部署,我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20余支实践团队通过“学、讲、研、践”等形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现推出“青春赣鄱行”专栏对实践活动进行系列报道,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孝彭书院景德镇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近日,孝彭书院“红心强五”实践队赴景德镇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千年瓷都与航空一线,以“学、思、践、行”四位一体模式,在体验中传承千年文脉的匠心,在行走中感悟大国重器的担当,在探寻中赓续红色基因的血脉,在回望中致敬光荣人物的风骨。

循足迹,铸牢信念跟党走

实践队深入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和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主题实践,深刻汲取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在陶阳里,队员们探访南麓遗址、陶瓷博物馆和明清窑作群,从斑驳瓷片中触摸非遗传承脉络。大家表示,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扛起文化传承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为文化新辉煌贡献青春力量。在昌飞集团,生产一线的智能生产线让人直观感受航空工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在校友座谈会上,校友们带领队员们重温“昌飞人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这一突破”的历程。队员们立志,将牢记“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嘱托,以创新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寻红迹,赓续血脉守初心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实践队赴瑶里追寻红色记忆。在瑶里改编纪念碑前,队员们肃立沉思;在宏毅祠,斑驳墙壁诉说着整编岁月;在陈毅旧居,简朴陈设映照革命初心。程氏宗祠内的文物与影像,重现了当年抗日救亡的热血场景。队员们在此宣誓“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志当好红色文化传播者,用青年话语讲好革命故事,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践使命,挺膺担当献青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践队走进景德镇社区,开展“航空筑梦·漆彩传情”活动,以“科技蓝”“非遗彩”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童宾社区的航空科普课堂上,实践队生动讲述着中国航空从跟跑到领跑的历程。孩子们与队员协作拼装飞机模型,航空报国的种子悄然萌发。御窑社区里,队员带领孩子用漆画工艺制作漆扇、绘制帆布包,素白扇面晕染出青花纹样,帆布包上跃动着漆彩航空梦。活动既丰富了儿童生活,更探索传统文化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队用脚步丈量赣鄱大地,从陶阳里的窑火传承到昌飞的航空锻造,从瑶里的红色洗礼到老兵的记忆赓续,以“陶瓷青”对话历史,以“航空蓝”逐梦未来。全体成员表示,将牢记嘱托,以“红心”铸忠诚,以“强五”精神担使命,将实践感悟化为“航空报国、强国有我”的行动,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民航学院赴抚州崇仁县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盛夏七月,红土地上热浪翻涌,青春脚步铿锵前行。民航学院“红情蓝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抚州崇仁县开展暑期大思政社会实践活动,沿着红色脉络,踏访革命旧址,研学乡村振兴,以“红”铸魂,以“蓝”启梦,在田野与村落之间,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寻红色印记 筑信念根基

汤溪村,革命星火曾在此点燃。实践队首站便来到红二十二军驻地红色革命旧址,聆听斗地主、分田地、掘水井的革命故事,追忆游世宗、邱觉生等烈士的家国抉择。在红色讲解员的讲述中,一件件文物仿佛鲜活的历史片段,一段段英烈事迹唤起心中波澜。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海燕现场讲授微党课,讲述游世宗“办学堂兴教育,投笔从戎”的崇高理想,引导青年将个人价值镌刻在民族复兴的坐标上。

研产业之变 探乡村之兴

在崇仁变电小镇展示中心,沙盘之间一幅智能制造与绿色产业交织的未来图景铺陈眼前。随后,队员们走进山凤小镇麻鸡博览园,沉浸式了解“公司+联合体+农户”模式下的产业链延伸,看见“一只鸡撬动三十亿”的振兴奇迹。

田间地头更是最真切的课堂。队员挽裤卷袖走进稻田,学习插秧、分苗,体验“十指蘸泥”间的农事艰辛。在丰果农业合作社,菜畦清香中,镰刀划破盛夏的阳光,农业振兴的脉动扑面而来。调研途中,队员们还走访了当地老党员李金根和烈士后代赵玉兰两位“红色亲历者”。年逾八旬的李金根老人结合切身经历,深情回顾汤溪村的发展变迁,寄语青年“要把根扎在基层,心系人民,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在赵玉兰家中,队员们聆听了烈士生前浴血奋战的故事,被革命志士以命赴使命的精神深深感动。

践行服务宗旨 温情润人心

关爱“一老一小”,是“红情蓝梦”的温暖注脚。在非遗擂茶的香气中,队员们化身“后厨志愿者”,与村民共同烹制爱心午餐,送至老人身边,陪伴用餐,其乐融融。在永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队员围坐老人身旁,讲解防诈骗知识,以“保健品骗局”“冒充公检法”等案例唤醒警觉,用一声声“要记住,不转账”筑牢老年人的“钱袋防线”。与此同时,少年活动室内洋溢着欢声笑语。航空知识课堂引燃孩子们对蓝天的想象,自制航模翱翔空中,一次次跃起的是梦想,也是童真的期待。

讲文明新风 凝青春合力

走进马鞍镇集镇,实践队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倡导勤俭节约新风尚;手持扫帚穿行村道,清扫垃圾、捡拾河岸塑料,化身“河小清”守护绿水青山;在吕坊村电商服务中心,体验分拣包装,感受“网红土货”背后的致富密码。

在崇仁县青年人才座谈会上,队员与本地青年代表围坐畅谈,围绕“把小我融入大我”畅谈实践感悟。队员深情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探讨如何在新时代锤炼“保尔式”钢铁意志;一曲《我爱你中国》《万疆》嘹亮高歌,将座谈会推至高潮,也唱出了新时代青年的赤子情怀与家国热望。

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信仰的高度,用双手触摸乡村的温度。红土沃野见证他们的初心,蓝天理想映照他们的担当,南昌航空大学学子以“红情”铸信仰之魂,以“蓝梦”拓强国之路,正以实际行动奏响“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青春强音。

(图文一审:李梦遥   图文二审:赵欢欢    图文终审:舒越)

责任编辑:赵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