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立德树人】积蓄,践行,为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记民建南航委员会副主委杨海军

来源:宣传部 作者:杨欣 远航记者站 张凌菡 摄影: 发布时间:2020-12-18 浏览次数: 【字体:

8678b250456c4ef7a4a57214b5528902.jpg

  启航网讯  6月12日,江西同心智库2020年重点课题发布会在江西省政府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公布了重点课题“后疫情时期江西发展的机遇分析与政策建议”,我校民建南航委员会副主委杨海军有幸被聘为该课题专家组成员,这是我校教师第一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省委重点课题。这不仅是对杨海军多年来研究的肯定,亦反映了我校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工作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所取得的新成绩。

初见经济学,他第一次转动了人生航向的舵头

  初见杨海军,偌大的书房,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此刻,他正饶有兴致地品读着《价格的发现》。

  当聊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杨海军提起儿时在乡村的艰苦生活。那时,经常面临“年年家里养鸡,但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只鸡,甚至连鸡蛋也很难吃上”的窘境。“而现在,大家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是政策转变带来的红利啊!我感到经济的稳步增长让国家更具魅力,老百姓也更自信了!”杨海军深情回忆到。

  “兴趣、好奇、追问”是杨海军在交谈中提及最多的词汇。浙江大学材料与工程学系出身的杨海军,平日素爱人文社科知识,他徜徉享受在文史哲书籍的海洋中,并用此来解答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个人在市场中又是如何决策的?”这一系列疑问,深深镌刻在杨海军的脑海里。

  一次偶然的拜访,好友家中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吸引了他的注意。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那是我初次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杨海军如是说。

  工作中,杨海军的区域经济研究实用性和实践性极强,常常一个项目就涉及多个区域,覆盖面大,对象多且杂,但对个体数据的精准调查又必不可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杨海军长期践行的科研理念。

  在2016年1月吉安县的 “经济转型 绿色崛起”活动中,杨海军与江西智库专家一同探访吉州窑博物馆和吉州窑遗址公园,走近陶瓷文化;在调查吉安高新区开放型经济的新动向时,他从先歌音响走进鑫泰科技,访问完协讯电子,便又开始了解联基实业;需要掌握吉安县的扶贫政策,杨海军一行便马不停蹄深入凤凰镇、横江镇、永阳镇, “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扶贫措施便了然于心。

  就这样,最终,凝练出了“工业核心、强化招商、投资拉动、完善配套”16字建议。

  遇见经济学、爱上经济学,并用所学服务江西经济发展。从事研究的二十多年,杨海军用脚步丈量江西省的每寸土地,在他心中,“江西的红土地就是我的家,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更热爱她!”

潜心钻研,打通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前一公里”

  “我热爱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困难在所难免,但只有迎难而上,尽力去克服它,你才能享受征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1992年大学毕业的他,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辉煌变化。如何发挥好民建“智库”力量,助力江西省经济发展,这是杨海军最记挂的事。

  2018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精准抓住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仅有的3-5年窗口期,承接好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换道超车”,这一点尤为重要。

  南昌、赣州、吉安、九江等电子产业聚集地,杨海军及团队成员立马安排调研行程。近半年中,他奔走在产业聚集地各大产业园区、乡镇、企业,进行实地走访。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各有地域特色,但未能形成“百花齐放”的优势发展格局,那就专门成立专门的指导委员会,直接“一盘棋”指导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绝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没有掌握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那就打造“南昌创新中心”,以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形成技术“关键点”上的突破;“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妨树立“风景这边独好”的产业高端博览会,把我省各大电子信息产品企业推广出去;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那就在高校开设“订制班”“特色班”,升级专门的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培养江西省自己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产业承接中最关键的一环——交通区域互联互通!

  “目前,我省电子信息企业主要来自广东,但由于大广高速赣州到吉安段的节点拥堵和服务区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来往于赣粤之间非常不方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

  改善服务区等配套设施建设刻不容缓!

  打通大广高速自定南到吉安段堵点,彻底贯通“广东—赣州—吉安”城际通道,形成“九江—南昌—吉安—赣州—广东”南北贯通、赣粤畅通的交通运输线路,直接为我省承接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快赣粤电子信息产业交流合作打通“最前一公里”!

  多少日夜的奔波钻研,最终形成一份沉甸甸的“关于将电子产业打造成我省首个万亿产业的五点建议”统战大调研项目。

  2019年上半年,我省正式部署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明确提出到2023年电子信息产业达到万亿规模。

  最近十年,杨海军积极投身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省发改委、工信厅,南昌市、赣州市、抚州市等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支持,编制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近六十项。

持续发声,践行民建“创新”价值理念

  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国家“一五”计划就重点布局了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但经过60多年的发展,杨海军诧异于该产业“叫得响,推进成效不明显”“制造强,运营弱”,甚至产业配套和集聚度还存在不足。

  “航空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比大约1:10,但我省的航空产业发展还没有进入爆发期,还没有真正的‘起飞’。”

  “航空产品产业链环节复杂,每一环都涉及到科技创新、人才、资金、市场等的协调,航空产业的发展又以航空器的‘飞起来’为基础,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

  找到了突破点,杨海军说干就干。深夜,城市的喧哗远去,杨海军还在电脑屏幕前梳理航空产业发展形势。

  “航空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与之相关的各行业自身以及各行业间衔接都要有很高的‘精准性’。”

  “我省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已具规模,但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上和产业、市场发展脱节,在研发活动上也与产业、市场发展结合不紧密。”

  杨海军判断: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构建是我省航空产业“起飞”的撬动点!

  杨海军及团队撰写报告“抓研用,修内功,加快实现江西航空梦”,得到了吴晓军副省长和孙菊生副省长的高度评价。

  2020年,江西省的“航空产业战略联盟”正在诞生。

  是学者,也是老师。“杨老师看着严肃,但讲起课来十分有趣!”同学们这样评价。“为了消费而消费的做法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有100万,如何规划使用才能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授课时,他从学生关心的热点入手,分解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广受学生好评。

  为师者,杨海军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兼具人文关怀,他经常与同学交心:“当今社会,独立思考尤为重要,要在实践中推陈出新,你们才会有进步。”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时代的风强劲吹拂,而“好奇”的杨海军总是勇敢的“追风人”。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杨海军用行动践行“爱国、创新、奉献”价值理念,发出南航民建最强音!


责任编辑: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