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克时艰,卧龙山下花正灿——南航学工人抗疫纪实
启航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南航全体学工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精神和安排部署,落实学校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利用全国合力抗“疫”这本生动的“教科书”,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尽展统筹兼顾之谋和组织实施之能,怀抱责任之心、仁爱之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防控一线慎终如始、善作善成,以真情、真心滋润学生的心田,为全校战“疫”解难题、做贡献。
一、工作有深度,精准施策,做疫情防控的组织者
疫情之初,作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职能部门,学生工作部(处)科学布局、精准实施,既考虑学生抗疫“一盘棋”的工作整体性,又考虑抗疫工作的长期性和可执行度,全面铺开,稳步推进,既有工作的广度,更有工作的深度。
统筹全局,宏观布控。及时发布《关于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讲大局、讲卫生、有诚信、懂规矩、践感恩;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学工人讲政治,强责任,细防控。
突出引导、加强引领。下达了《关于疫情期间开展线上主题班(团)会教育的通知》,强化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使命担当,促进学生励志勤学、成长成才;下达了《关于组织全校本科大学生开展“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主题班会的通知》,引导学生在战“疫”中成长,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夯实基础、落实细节。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及时发布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问卷调查,引导两万名学生在线全方位了解学校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并及时掌握学生疫情防控的状态、心态;联合教务处,组建线上教学团队,利用学习通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课》在线教学,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科学防控知识。开学临近,学工部(处)强化了疫情防控的网格化管控措施,制定了学生返校的防控预案,出台了学生返校前准备、返校中防护、返校后管理的《学生返校告知书》,定制“一人一册”学生返校导引手册,实施“人盯人”的学生宿舍五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出台《战时学生守则》《学生返校疫情安全承诺书》《学生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学生每日健康打卡报告制度》等,在日常思想教育管理、宿舍管理、资助育人、心理咨询等方面推出了立体式的教育管理举措。
二、执行有力度,多面聚焦,做疫情防控的捍卫者
疫情初发,全体学工人迅速从“假期模式”转入“战时状态”,他们超越“小家”成就“大家”,他们无微“不至”深入“心灵”,他们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每天数据精准摸排报送、各类通知及时传达解读、抗疫最新动向实时传递、主题班会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学业精确合理规划、线上就业个性分类推进、心理干预辅导深入内心、疫区学生关爱扎实到位、特殊困难群体时时关心 ……“每天体温怎样?”“每天动向如何?”是他们的必备动作。每一次聊天、每一个数字、每一次会议、每一张表格是他们的“战时常态”,因为他们要战“疫”有数,他们用自己的担当共同守护着来自全国各地2万余名本科生的平安健康,谱写了抗“疫”一线的辅导员之歌。
思想引领,守土有责。他们以疫情为课堂,以网络为教鞭,通过主题班会、云班会、云思政等强化学生价值引领,厚植爱国情怀,激发责任意识,勇担时代使命。他们与全校本科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讨论40000余条,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13000余篇,教育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成报国之行,在疫情防控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做共克时艰的参与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守家爱国的践行者。
精准到位,守土负责。疫情开始,他们及时对全校学生进行全面梳理摸排,第一时间对全校本科生的籍贯分布、假期去向、现居地址、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了全面摸查,并建立了工作台账,为学校的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第一时间将“未接到学校通知,坚决不返校”的通知发送至每一位学生。“材料学院学生全部通知到位,信工学院学生全部通知到位 ……,国教学院通知到位。”从1月26日开始,全体学工人每天聚焦2万余名学生的健康状况,准时上报,准时打卡,“航制学院学生身体无异常、测光学院学生身体无异常、国教学院学生身体无异常……”体现了南航学工人“快速响应”的使命感、“高效执行”的责任感和“一个都不能少”的惟精惟一。
多面聚焦,守土尽责。面对疫情,他们围绕日常管理、思想引领、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全方位地解答学生疫情心理之困、学习之困、成长之困。曾殊青老师在工作中及时加强家校互动,确保疫情期间学生去向情况的真实性,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盲目自信、不存侥幸心理;程璐老师与学生分享在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讲述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让大家明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厚重,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擎灯人”;文法学院辅导员张艳梅老师在疫情期间,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忧,连续召开6场线上主题班会,做学生战“疫”中成长的指明灯;王超老师面对疫情下的就业季,对未就业学生按照就业困难原因建立了八类群体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实行动态化的“一人一策”精准分类指导帮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重点疫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考研复试等群体学生实行“键对键”的岗位信息精准匹配输送和线上就业指导服务,做好毕业生就业“强信心”“暖人心”工作,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指导为100余名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
三、用情有温度,情满心间,做疫情防控的贴心者
面对疫情防控给学生带来的诸多问题,全体学工人更是心细如发,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王同学,你发烧多长时间了?你家人有症状吗?现在在哪个医院医学隔离呢?经济上有困难吗?一定要相信党,相信医生,不要担心害怕,科学医治”,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董利飞老师一句句暖心的话,卸下了身处重灾区孩子们身上压力与恐惧的“枷锁”;“老师,我很好。家里人也挺好,谢谢您”“萌姐,真的辛苦您了,您真的像家里的姐姐一样关心着我们。”土建学院谢萌萌老师用暖心收获了同学们的真心;“老师,您好,一看到疫情的数字,我就心慌,怎么办啊?”“老师,我在武汉,我总睡不好!”,面对学生的问题,心理咨询中心赵军老师从大年三十起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架设心灵热线,疏导学生紧张情绪,开通网络“心灵有约”,每天与学生“夜半私语”,为学生的心灵解疑答惑 ……他们用“热心”消除学生疑虑,用“耐心”帮助学生宣泄情绪,用“细心”解决学生困惑,用“贴心”持续关注,带领同学们在等待春天到来时收获灿烂的暖阳 ……千言万语细叮咛,只言片语总关情,生动诠释了南航学工人对学生的用心与真心。
四、心有大我,肩扛使命,争做奉献社会的参与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南航学工人的“疫情”教育让广大学生思想深受洗礼,他们对国家抗疫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悟,表达对中国战“疫”必胜和伟大中国梦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心,对勤学奋进、报效祖国的理想抱负。信工学院王莉娜同学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有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应当牢记使命、坚定信念,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艺术学院王署鑫同学感慨道:“我们始终坚信,不管黎明破晓前有多黑暗,我们终会迎来曙光,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测光学院万亚茹同学写道:“这次疫情,更让我热泪盈眶的一种精神是‘家国’,国家栽培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展现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文法学院迪拉热姆·艾尼瓦尔同学写道:“人民群众背靠强大的祖国,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真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先进组织,在其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真情传递大爱,行动诠释担当。全体学工人用职责与真情传递了大爱,广大学生用行动书写责任与担当,疫情教育吹响了学生奉献在路上,抗疫勇担当的“集结号”。材料学院学子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三天为江西抗疫捐款28070.92元;信工学院龚文君同学了解到学校缺乏口罩等紧急医疗物资,一次性为学校捐赠2000个口罩, 170323班全体学生为灾区捐赠400只口罩、2000公斤蔬菜、1000鸡蛋……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据统计,此次疫情中,南航本科学生为抗疫一线捐款12万余元,口罩6万余只。同时,无数的学子们更是不计报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一线,航制学院160302班章杰超、160338班罗欢、软件学院俞思未、飞行器工程学院180622班张绍伟等同学面对肆虐的“疫”魔,主动请缨,无所畏惧,聚集在党旗下,不当“局外人”,争做“逆行者”,用青春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雷锋的生动篇章,他们的善举得到了中共进贤县温圳镇党政部门、中共信丰县城市社工委、社管委等的高度肯定。全校本科生参加属地抗疫的学生高达4774人,他们做不了舍家为国的“最美逆行人”,但依旧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蝶”变,书写了“心有大我”的宏大青春。
多少沧桑付流水,常揣担当在心怀。这就是南航学工人,他们在自己的那一块“土地”上用力担责、用心负责、用情尽责,用担当为师生守护着一方净土,以气魄守护着更加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