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创建】合力守住生命的闸门 ----记四位勇救落水者的昌航学子
刘书强(左)和吕虎威(右)
李东海
裴扬
(新媒体工作室摄)
一封感谢信让四位昌航学子走进了昌航人的视野。
11月17日下午1:40左右,一位老人在天一湖不慎落水。正准备去往图书馆的吕虎威率先察觉到了湖面上的危机,急匆匆地朝湖边跑去。救人心切但是不识水性的他,迫使自己镇静理智之后,一边和随后赶到的裴扬合力呼救一边就近寻找长树枝试图救助老人。听到呼救声急忙赶来的刘书强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将老人救上岸。随后赶来的李东海在其他三位同学为老人进行急救的同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向校保卫处拨出电话寻求帮助。事后,四位见义勇为者婉拒了家属的物质感谢,毫不声张默默地回归原有的轨迹。直到那一封承载着生命之重和道德之光的感谢信出现……
救援及时,急救得当,联动迅速,四个人力量积蓄在一起,抵挡住了将老人拽向死亡危险的水流,合力守住了生命的闸门。
刘书强:舍己救人是本分
“生命是十分可贵的,只有在保全生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谈及救人之后的感想,刘书强这样说到。生命的鸿沟有时就在一念之间,老人的危急存亡摆在眼前,“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意外状况,脑海中也曾瞬间闪过之前看到的下水救人却意外丧生的报道,但在那个时刻,我还是觉得应该下水救人,我的选择是对的”。当时的他没有过多思考,没有过多言语,只是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就纵身一跃坚定地做出了选择。面对事后的亲切询问,水冷不冷?深不深?救援费力不费力?他没有描绘出十分清晰的现场感受,但却那样清晰地记得老人“半侧着”的体位,是啊,那时的精力全在“救人”上,哪里还记得其他。
把老人救上岸后,体力耗损丝毫不影响救人的热切,在协同其他同学对老人实施急救措施的时候,他一直握着老人的手,直到老人恢复意识才放心离开。湿漉漉地回到宿舍,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图书馆,端坐课桌前继续备战考研,似乎,这件事在他的生活里并未激起什么波澜。
“作为一名昌航学子,舍身救人是我的本分”。面对荣誉,他依旧从容淡定,但从容的背后却挑起了新时代青年人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吕虎威:义无反顾是担当
“如果因为我的救援不及时,出现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我想我的人生都会因为这件事良心难安”,座谈会上,吕虎威真诚坦然地分享着自己的心理感受。率先发现落水老人并设法施救,合力救助老人,就近寻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在急难之中,他毫不退缩理智果断,促成了整个救援的成功。
“每一个路过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上前去救援”。没想过留下证据,没想过后期是否会有纠纷,只想着如果我去做了,老人就有可能得救,这是他刻在骨子里的善良。谈及这次事件最大的感受,他说:“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一定会处理得更加妥当,但是我更希望不会再有这样人命关天的事情出现”。
尽管同样忙于考研准备,但他还是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表示 :“如果能通过我们的事情,把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大家,就是值得的”。
裴扬:学以致用显身手
初见裴扬同学,满脸的微笑,一种莫名的亲切。矮小瘦弱的身形让人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普通的昌航学子,沉着冷静地利用刚入学时在学校举办的红十字急救课堂中所学的急救知识,同其他两位同学为老人进行了现场施救,并成功为后续抢救争取了时间。
完成救助后,裴扬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便默默地继续前往图书馆完成自己的课业。采访时当询问他救助后的感想时,他说:“很高兴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人,也很庆幸,自己接受了相关的急救知识培训。感谢学校所教授的知识,让我们挽救了一条生命。”当问到为什么当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时,他回答道:“当时看到老人脱离了危险,便放心了,其他什么的,在那一刻都不重要。”
李东海:电话呼救是保障
听闻呼喊声匆忙赶来的李东海不识水性,所以当时只能在岸边帮忙。当合力把老人救上来后,他并没有一起上前帮老人做按压,而是保持冷静。他说:“如果那个时候我再上前一起的话,可能反而会让情况很乱,时间就是生命啊”。所以当时他在岸边脑中迅速回想当时上过的急救知识课,其中有一步就是呼喊急救人员。他当即便开始寻求保卫处的帮助,并同时拨打了120,为后续的救援提供了保障。
医疗人员和保卫处很快就到了。在完成救助后,李东海简单询问了一番,在得知老人安全后,便悄悄离开去往图书馆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准备。在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而已。“当时没想这么多,只想着救人,生命是最可贵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折射出的却是背后的善良与勇敢。
世上英卓,不止豪情满四方,更有侠义之士秉持善念于世间。四位怀着古道热肠、赤子初心的昌航学子,用他们的善举挽救了落水老人的生命,也照亮了源源不断的善良光芒。他们用善的接力合力蓄力,展现了昌航人的灼灼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