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副主席姚亚平教授做客“卧龙人生”文化讲坛
省政协副主席姚亚平教授做客“卧龙人生”文化讲坛(摄影/纪兴)
启航网讯 10月16日,正值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南昌航空大学逸夫楼学术报告厅内欢笑声声,掌声雷动,座无虚席。受学校邀请,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姚亚平教授莅临“卧龙人生”文化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以《传承中华文化的出发点与落脚处》为主题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书记郭杰忠主持,全校政工干部、研究生及本专科生代表共计500余人聆听报告会。
省政协副主席姚亚平教授作专题报告
校党委书记郭杰忠主持报告会并致辞
报告会伊始,姚亚平教授以独特的方式开场,为大家导入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博大精神、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一主题,并从传统文化、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和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文化等三个维度逐层进行解析;整场报告重点围绕“一二三”,即“一个出发点”“两个落脚处”和“三个关键点”展开。姚亚平教授以极为开阔的视野、尤为丰富的史料、别具一格的学术观点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着现场的每一个人飞跃中华文化的浩瀚海洋,领略五千年文明的博大包容。姚亚平教授谈到,传承中华文化的第一个出发点即从做人开始,中国文化的核心即是“人”。他从大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阳明三问”切入,点明了做人的道理,并强调当代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核心仍然是“人”。随后,姚亚平教授与大家深入探讨了“中华文化的两个落脚处”,强调了做人要立足于“读书”与“立志”两大途径,引入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关于读书与立志的著名观点与论断,说明这两大立足点的重要性与正确性,并列举了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刘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历史名言,论证了读书的重要性;主张了“张之洞是看书人、曾国藩是读书人”和“不能读死书,不能死读书”等观点;通过讲述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酷爱读书、善于读书并制定严格的自修计划的故事,勉励在场师生要多读经典、读原著,读有气象的书。他还通过引用陆九渊“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等观点,指出“要做人,先立志”的深刻哲理。其后,姚亚平教授进一步为大家深入解析了“确立志向、实现理想”的三个关键点:民族、真理和自信,列举了如毛泽东、邓小平、叶剑英等青年时期的人生轨迹来论述这三个关键点对人未来发展的巨大影响,强调了“大其志、大其心”“立志要有真理作支撑”“立志要有强烈的自信心”等观点,并激励大家要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守业人和创新人,好珍惜韶华与大好青春,勇做“点灯人”,点亮人们心中的那盏明灯。在为时近160分钟的报告会里,姚亚平教授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的阐述,慷慨激昂、充满激情的讲述,娓娓道来、生动幽默的叙述,为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亮点纷呈、精彩难忘的学术大餐,期间响起无数次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最后,学校党委书记郭杰忠进行总结致辞。他指出,姚亚平主席以哲学家的宏大视野、学者专家的逻辑推演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情怀,用几个小时的时间通过大量密集的史料信息和轻松感性的语言文字,为我们阐明了怎么做人,如何读书的深刻哲理,让大家都听得非常提气,备受鼓舞,让我们在场所有人都特别受启发,为之振奋。姚亚平教授的精彩报告,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如何在通俗易懂的话题中以哲学家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并以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让我们真正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真谛与奥秘。
为鼓励青年学生“勇提问,好提问,善提问”,报告会还专门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期间,同学们就感兴趣的、有疑惑的话题尽情踊跃地提问,既涵盖文理又贯穿古今,彰显出我校青年学子乐思创想、勤学好问的良好精神风貌。面对同学们的热情提问,姚亚平教授一一予以详细解答。报告会在全场不绝于耳的欢笑声与掌声中圆满落幕。许多同学聆听后不禁感慨道,姚亚平教授的讲座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解读,其中所蕴含读书立志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人生未来的发展则更似为一次里程碑式的思想洗礼,今天的讲座将引领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