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校友邓友明:扬威,在蓝天上书写华章
校友邓友明接受央视《焦点访谈》节目采访
邓友明是我校1984届航空焊接专业校友,现任空军试飞管理局局长、空军大校军衔,特级试飞员,首批双学士飞行员,“空军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
邓友明1984年从我校毕业后加入了我国空军飞行员行列,5年后,他被选入我国第一所“试飞员学院”,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接受双学历试飞理论及驾驶技术培训的试飞员。在同期学员中,他又以不断探索实践的精神成为佼佼者,毕业后受到多家地方航空公司的青睐。但邓友明却毅然向部队党委递交了“请愿书”要求尽快投入到急需的“支线客机”取证试飞工作中。
在我国自行研制的“运七-200A”型飞机首次严格按照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民航适航条例进入验证试飞时,邓友明坐在1号位上,驾驶飞机进行颤振和失速试飞,这是能使飞机在很短的时间内空中解体或导致飞机失控的动作,邓友明“鬼门关”上创奇迹,实现了中国人用自己的能力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任务!
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邓友明机组驾驶“新舟-60”,在规定的3分钟时间内完成了“大坡度盘旋”和“小速度通场”等最能体现该机优良性能的表演动作,顺利通过了本届航展资格考评委员会的考核,并受到了国外航空专家的一致赞扬。之后 “新舟-60” 在空中进入螺旋状态,飘飘摇摇往下掉,这是表演未设的科目,正当观众手心捏一把汗时,飞机已经顺利地改出螺旋。顿时,全场欢声雷动。当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头版头条以醒目的标题刊出:“凤凰”飞出国门,华人扬眉吐气!
邓友明校友曾是空警-2000预警机的试飞员,试飞过ARJ-21,在组建运-20试飞小组时,邓友明是试飞局领导,他与年轻试飞员们一道参与选拔。民航飞机有“适航标准”,军用飞机有“国军标”,而运-20首次采用了“双重考核标准”:既符合国军标的军事技战术指标,又按照民航适航标准来考核,两者若有重叠,则哪个要求严、标准高,按哪个考。作为首席试飞员,邓友明试飞小组把失速、颤振、大侧风、高温高原……这些在以前民用运输机试飞中不得不依靠“外援”的高风险科目,一项一项“啃”了下来,取得了大量“零”的突破。
2016年7月6日,亲自参与国之重器——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200吨级首款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大名“鲲鹏”的运-20正式首飞。并作为空军“鲲鹏首飞”记者见面会首席代表,邓友明接受了央视记者采访,在《焦点访谈》和《新闻30分》中亮相,为母校争了光。
邓友明校友参加过国产运七200A支线客机的适航取证试飞,多次圆满完成世界性航展飞行表演任务。试飞过国产运输机所有机型,先后承担并出色完成数十项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填补了我国军、民用运输机的颤振、失速、最小操纵速度等多项空白。他是我军担负国产运输机科研鉴定试飞唯一的双学历试飞员,是我国具有国际军民运输机适航取证资格的试飞员之一。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次,荣立军队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等功2次。荣获空军“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