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音乐学院邹昊:选择自己的最爱,爱自己的选择
音乐学院邹昊老师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是音乐学院邹昊从教15年来的真实写照,又是她的执着追求。“选择自己的最爱,爱自己的选择”一直都是她信守的诺言。作为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青年古筝演奏家,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一名大学副教授,邹昊老师恪尽职守,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师德的高尚。
坚守一线,用心用情施教
15年来,邹昊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承担着音乐学院的古筝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工作热情饱满,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备课详尽、细致,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重学生专业技巧的学习,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做到因材施教,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邹昊非常重视教学改革,注重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小组合奏与重奏的训练,多次指导参加全省及全国的专业比赛,学生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项二十余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如2016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专业赛事“首届江西(国际)古筝艺术节”,获合奏组金奖,受到专家教授们的一致称赞。今年9月份,由她编排指导的合奏作品《沙漠玫瑰》、《汉江韵》,又将代表南昌航空大学参加江西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其他高校的学子一起竞争角逐。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之间配合、协作的演奏能力,她提高了学生专业的表演素养。
在教学之余,她不忘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编写了学术论著《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研究》和专业教材《空乘人员化妆技巧与形象塑造》。在今年5月,其撰写的《筝乐艺术的古今传承与流派发展研究》专著将出版发行。
除了课堂教学,邹昊每年还承担了部分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和实习指导工作。每次从选定毕业曲目,到背景材料的收集整理;从专业演奏到理论部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她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演奏技法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耐心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尽快认识到自己不足和问题的所在,使整个毕业论文环节得以顺利完成。
邹昊觉得师德的着力点就是爱学生。一个人做好工作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离不开感情和爱心的投入。她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她耐心解答、正确引导、全力帮助,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阅读优秀书刊,自立自强,为自身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潜心科研,支撑和引领教学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保证。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同时,邹昊惜时如金,克服多种困难,刻苦学习钻研,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她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和参与其他课题共计10项,完成学术论著和专业教材的编写2本,如主持并完成的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改革开放三十年江西籍音乐人流行音乐的创作与发展研究》和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主持在研的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网络流行音乐研究》等等,论文《新余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江西省九江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分别在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论文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奖。
热爱集体,积极做好管理工作
作为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邹昊积极主动做好管理工作,大局意识强。中心承担着学院的各项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在邹昊老师训练和指导下的礼仪队,在学校乃至全省都享有盛誉,特别是在我省召开的全国乃至世界级别的大型会议和商务活动,如2014中国江西风景独好微电影记录片大师赛颁奖晚会、2015年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四次执委会、2016年第四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以及全校各类大型会议、活动,都有她和音乐学院礼仪队的身影。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她高度负责,定期与学生各实习单位沟通交流,协调解决各项事宜。2014年、2015年、2016年她都联系走访深圳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看望实习学生座谈;推进学院与海航、南航联合培养人才。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邹昊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她的业绩也许算平凡,然而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平凡中执著追求,从平凡中孕育伟大,持久地保持工作学习的韧劲干劲,久久为功,则必能为建成“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汇聚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