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摄影/纪兴)
启航网讯 5月25日,学校在办公大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傅克刚、党委副书记黄士安、副校长刘卫东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和党委宣传部、高教研究所、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图书馆、期刊社等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黄士安主持。
与会人员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和学校实际,畅谈了认识和体会。大家一致认为,讲话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一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为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新时期高校做好哲学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傅克刚就学校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五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习近平在讲话中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近年来,学校不仅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够平衡,学校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各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正确处理好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在坚持“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的总目标的同时,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切实用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学校的改革发展,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学科的建设力度。
二要全面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把教书育人与学科发展融为一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我校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动辐射作用和理论支撑作用。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党委制订的《关于加强和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要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和新型智库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学校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要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积极回应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决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理论研究。前不久,省委刘奇副书记来学校调研时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条就是要求学校在助力江西乃至国家航空产业腾飞上实现更大作为。这一作为,不仅应体现在自然科学上,也应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中。我们要主动加强与政府的联系,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真正让智库的“文章”变为政府的文件,让智库的“谋划”变为组织的规划,让智库的“言论”变为社会的舆论,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要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打造一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十三五”期间,学校要在“雄鹰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中,对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给予支持和政策倾斜,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努力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大家,培养一批学术功底扎实、有创造活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创新团队;要进一步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能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政策,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茁壮成长。
五是切实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学校各级党组织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牢牢掌握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主动权;要把繁荣发展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像重视自然科学学科建设那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的监管,绝不给错误思潮理论提供阵地和空间,确保党管哲学社会科学不能变、正确的舆论方向不能变;要坚持为师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始终保持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傅克刚强调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是习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让我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勇敢地肩负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为“昌航梦”的实现,为江西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作出应有的贡献。
媒体链接:
1、江西教育网http://www.jxedu.gov.cn/zwgk/jxjydt/xbgxjy/2016/05/20160526031957109.html
2、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今视网)http://edu.jxntv.cn/2016/0525/78547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