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评论:昌航,融进血脉的基因
六十四年前,一批从战火与军营中褪去戎装的青年,来到汉口的王家坪,在那里开始了一所大学的创业。他们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建设校园,用自己的选择与血汗为这所学校写下一段精彩的开篇——矢志航空、报效国防。
三十多年前,一批从学校、农村与厂矿中走来的青年,来到南昌的上海路,在那里开始了他们人生的起航。他们一边恶补基础,一边勤学新知,用自己的执着与智慧为这所学校留下一段精彩的注脚——勤奋务实、自立自强。
这所学校,就是昌航。
今天,作为昌航前进新航程中的一份子,同样风华正茂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这是每个昌航学子都必须面对与深思的问题。
“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青年一代,不仅承载着家庭的梦想,民族的希望,同样,也关系着一所大学的兴衰。纵观百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史,凡一所大学之兴,无不因其为国家社会造就了大批栋梁之才,而一所大学之衰,也一定因其在人才培养上日渐枯竭、碌碌无为。正如傅斯年之于北大,季羡林之于清华,杨振宁、李政道之于西南联大,事实一次次地证明,一所大学的丰富内涵与良好形象,往往是通过其培养的学生而被人认可与记忆的。昌航的内涵,即昌航所倡导的价值追求与秉承的精神特质,需要我们去传承。昌航的形象,即昌航所贡献的社会价值与展示的精神面貌,需要我们去发扬。这项使命,任重而道远。
“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大学会其归。”大学阶段,是人心智性情成熟之始。把握好大学时光,对将来的人生至关重要。上好大学,好好上大学,于其中领悟文化之美,科技之妙,人性之光与身上之责,必将使我们在面临竞争之时,更加从容与自信,在面对成败之时,更加坦然与自省。昌航,是一所有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的好大学:陆孝彭老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航空专家,为研制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架强击机,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终成“强五之父”。彭林校友,清华大学教授,工科出身、酷爱文史,焚膏继晷、自学成才,成为一代史学名家。向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十年扎根国防、刻苦攻关,被誉为航空领域的巾帼女英。我们踏着前辈学人的足迹,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博学广交,才能健康、快乐、成功,开启人生的远航。
昌航者,我们之昌航,我们不爱,谁爱?昌航者,我们之昌航,我们不兴,谁兴?以校为荣,校兴我兴,校衰我耻。热爱昌航、发展昌航、祝福昌航,不该是口号,而应是作为。
热爱昌航,必须珍视昌航的过去。昌航的历史文化是昌航的根与魂,是昌航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昌航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六十四年来,学校三次搬迁,七易校名。昌航历史连接着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史,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史。十余万昌航学子,扎根航空工业的第一线,投身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踏实、务实、笃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鼓舞的成绩,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传奇。“日新自强,知行合一”,“勤奋、文明、求实、创新”正是他们用血汗和智慧凝炼的昌航文化基因,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每一个昌航学子,都应该读校史、唱校歌、知校情,深刻体会前人为学校建设改革发展所付出的艰辛,深刻领会昌航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传承昌航基因,寻求精神之根,树立文化之魂,激发力量之源。
发展昌航,必须珍惜昌航的现在。当前,学校正处在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学校推动了一系列关系长远和全局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阶段性成果。珍惜昌航的现在,就是要自信已有的成绩,也要正视存在的不足。我们应该看到,三年来,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利用学生团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西省“见义勇为好青年”罗正伟等一批优秀典型的出现,再次证明了昌航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一分成绩的取得,都凝结了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位昌航学子的付出与艰辛!我们更应该看到,发展与进步才是学校的主流!不足固然要改,但因此而产生漠视、否定和抱怨,不仅无助于学校的发展,更加无助于自身的成长。须知昌航是全体昌航人的文化命运共同体,只有同舟共济,我们才能乘风破浪。
祝福昌航,必须坚信昌航的未来。“昌航梦”连接着昌航学子的成才梦。把昌航建设成为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有光明而灿烂的前景。一切有志于这项事业的人们都可以大有作为。作为昌航精神的传承人和实践者,昌航学子正当其时,适得其势。四年光阴固然短暂,但此生情义历久弥坚。每位学子都应坚定昌航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的信心,把爱校之情、兴校之志、荣校之行统一起来,对学校改革发展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祝福。唯有如此,我们才会在若干年后回望在昌航度过的青春岁月与奋斗历程之时,看到自己挥洒汗水的身影。2016年初,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12届校友刘骏创业初成,便慷慨捐资学校,正是昌航学子心系母校、饮水思源的温情写照。
抚今追昔,峥嵘岁月稠。站在历史新高度,学校感念千千万万学子为学校发展付出的心血与智慧。
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面对未来新航程,学校期盼千千万万学子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多支持与祝福。
因为,昌航,是融进我们血脉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