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党建+】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推进基层党建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杜为 摄影: 发布时间:2016-03-24 浏览次数: 【字体: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牢固树立“党建 ”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抓党建促德育、抓党建促学风,提升育人质量。

学院组织学生支部书记赴小平小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学院组织学生党员赴洪城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学院党委加强德育工作,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运用网站、党务公开栏、海报、展板等阵地,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党建工作纪实展、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中国梦宣传教育、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开展 “忠诚、廉洁、责任”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赴洪城监狱参加警示教育、党团知识竞赛、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等,收效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大学生,其中罗正伟同学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西省希望之星”、“首届江西十大正能量行业标杆人物”等荣誉称号。 

学院举行学生工作研讨会

学院举行师生党员帮扶困难学生动员会

  抓党建促学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在密切党群联系、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学生呼声的基础上,院党委结合学生需求实际狠抓学风建设,切实解决学生学习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以“党建促学风教风”为载体,实施“连心、模范”工程。针对学院学生数量较多,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就业困难“四困”学生占比较高,特别是近年来学生补考率居高不下等现状,学院党委提出“党建促学风教风”举措,在全院实施“师生党员联动,结对帮扶‘四困'学生”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情况,组织各系部党支部、党员教师、学生党员开展学习指导。通过联动机制,学院80多名教师党员和120多名学生党员联合帮扶了140名困难学生,不少被帮扶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走出困境。2015年,被帮扶学生中97人减少了所欠学分,占比接近70%,其中最多的从欠59下降到欠25.5,减少了33.5个所欠学分;6名留级同学顺利返班。此举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员心系群众、关爱学生的情怀,彰显了党组织的温暖,切实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提升考研升学率,学院邀请院领导、博士和考取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分专业召开考研动员会,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针对高数挂科同学,选拔优秀学生组成高数讲师团,对高数挂科学生集中开展高数辅导;为提高学风建设针对性,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学生工作调研,召集所有院领导、系部中心主任、支部书记等开展学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为学院强化学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这些举措有效地化解了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难题。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科技竞赛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

  在育人这一中心工作中,学院党委围绕学风建设,大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取得实效。

  全面实施“一学分计划”。学生党总支建立欠学分学生档案,和欠学分学生谈心谈话,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依托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和主要学生干部对欠学分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学业辅导,确保学风建设稳中求进。

  重视典型引路,重点培育菁干班。学院选拔了一批学习成绩优异、动手能力强、科技创新素质高的学生组成了菁干班,并提供专门学习场所。菁干班学员根据个人特长分为学习组、硬件组、软件组等,定期开展集中学习交流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成立高数讲师团、大物讲师团、英语讲师团、科技创新讲师团,依托各讲师团对全院学生开展学习辅导。

  探索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变化,强化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依托学科特色,以科技竞赛为牵引,积极探索出“强基础、促提升、重牵引”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即大一阶段强抓科技创新普及教育与动手能力培养,大二阶段依托学校“三小”以及学院风信子网站工作室、智能汽车工作室、电子设计制作工作室等平台,大力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水平,大三阶段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高水平大赛为牵引,以赛促练,提升能力。近年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了“挑战杯”全国铜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二等奖、泛珠三角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二等奖、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三等奖等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