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
2015年以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
抓“连心”工程,构建服务型党组织
开展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活动。各教工支部积极指导学生支部建设,主动开展 “四困生”帮扶,邀请学生党员参加职工支部政治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教师的责任意识。
建立院领导联系班级制度。学院实施了院领导联系班级制度,每位院领导固定联系3—5个班级,不定期参与班级活动,倾听学生最真实心声,解决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学生党员在八一起义纪念馆入党宣誓
抓“强基”工程,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完成支部换届,一批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双高人才充实到了党支部书记岗位,6个教工支部中4个为博士。进行了业务干部调整,充实、优化了干部队伍。
建立了党支部与系部联动机制,增强了服务中心工作的组织保障。由各支部书记分管青年教师指导工作、学生就业工作、科技创新工作、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密切基层党建与学院中心工作的结合。
严把组织发展关口,确保发展质量。实行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学生入党前和转正前答辩。在2014—2015学年学生党内“创先争优”评比活动中,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学生党支部评为优秀党支部,7名学生被授予“优秀学生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学院大力推进与地方的科技合作
举办教学名师大讲堂,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抓“模范”工程,努力建设创新新型基层党组织
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学生党员安全巡查制度,学生党支部每周安排若干名党员2次暗访实验室,抓拍存在的安全隐患,汇总报学院,学院在每周的党政联席会研究并全院通报、责令限期整改。自2015年9月学生党员巡查制度实施以来,在提升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促进安全整顿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老师积极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通过举办教学名师大讲堂、“老带新”制度等,以党员教师为首的老教师积极传授教育教学经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党员老师发挥科研先锋队作用。老党员杜楠为全院老师举办国家基金申报讲座,自己更是科研大户。年轻党员刘俊伟年初急性胆囊炎,病床上完成了国家基金申报书,并成功获批一项国家基金,8月又积极要求到江苏挂职科技镇长,推动学院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学院先后3名党员挂职科技镇长,其中董应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镇长、徐吉林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科技镇长。15年学院获批国家基金8项,其中党员获得4项。15年学院人均科研工作量居全校首位,其中党员教师人均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均高于一般老师。
党员老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2015年学院获批校创新课程改革项目9项,校教改2项,立项率和立项数均在全校第一,其中8项由党员主持。获得3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研究生教改项目,均为党员主持。
党员老师积极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党员郑海忠、李淑贤指导的项目获得江西省挑战杯一等奖。15年党员团队指导参加的全国金相大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学院还获得优秀组织奖。
在全体党员的示范带动下,15年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考研率和就业率连续位居学校前列。6月江西教育台报道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10月,学校网站、报纸报道了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