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归寝”的这一夜
启航网讯 已经是深夜12点,大学生活动中心317、318、345教室却依然灯火通明,而图书馆402、教学楼空调教室、逸夫楼报告厅也上演着同样的场景。这一切,源于下午发布的一则通知。
下午5时许,一则通知在学校各大QQ群、微信群疯狂转发,而这则通知也给昌航的同学们带来了一丝清凉。“因最近天气炎热、学生在集体宿舍无法入睡,影响同学们整场复习考试和休息,决定晚上7点开放一些有空调的场所供同学们晚上休息纳凉。”
夏日的南昌,酷热难耐,加上寝室没有空调,不少同学反映晚上休息不好,正值考试周,许多同学都没法静下心来复习。有了这个通知,不少同学都为学校的贴心点一个赞。在A栋教室自习的软件学院的郑颖同学说:“谢谢学校这么为学生着想,还是挺感动的。明天就要考一科很重要的专业课,正好趁着今天晚上有空调好好复习。”
“夜不归寝”各显神通
得知可以在空调教室纳凉休息的这个消息后,大家都跃跃欲试。晚上7点左右,就有人早早地将铺盖带到了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大学生活动中心317、318教室也逐渐有人带着凉席、毯子过来。
14级材控班的更是半个班都搬到了C栋自习室里,他们将桌子拼在一起,上面铺上凉席和毯子,并且笑称,这是他们的“VIP床铺”。班上同学魏思正说,在这里休息真的很凉快,和班上这么多同学一起睡也是第一次。大家坐在一块儿可以学习、可以聊天,真好。期间,还有同学买了西瓜过来,大家都说,因为有了空调,这是在这个夏天吃过的最甜的西瓜。
402自习室内有一处纳凉人士高调显示自己的存在,外国语学院的两位老友跨语种邀约,一起到此处纳凉。因来得较晚,风扇底下已经挤满了人,她们只得在外环搭起居住的小帐篷。此帐篷是之前为在寝室走廊里睡觉而购买的,寝室已经热的不想住了,所以将“小窝”搬到了楼道,现恰逢学校为学生提供便利,便将纳凉小帐篷搬到了自习室。今年大二的她们表示去年的南昌并没有这么热,但是今年已经在楼道里睡过两三次了,法语专业的同学说:“天台上睡,空间小又热,这里多好。太感谢学校了!”
10点半左右,带着铺盖去空调教室的人明显多了起来,有图方便只带一个枕头的,有带瑜伽垫的,也有装备齐全,带着毯子洗漱包,甚至将第二天的早饭买好的,真可谓“夜不归寝”,各显神通!
“让学习的人更好地学”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317教室里,已经有同学在地上铺了凉席,躺在上面纳凉,当然,身边也不乏专心学习的孩子。土木建筑学院的五位大一学生正在为3号的英语考试做准备,他们虽然也会去自习室蹭空调学习,但回到寝室后的落差让人身心烦躁。在得知学校的利民举措之后,7点就开始在317教室“待机”,晚上也准备拿着凉席就地而睡,“太好了,比寝室凉快不少”,他们说出的正是大家说想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柳杨盛激动地说:“刚才还在这看到余欢校长了,感觉学生的意见受到了重视,也得到了实际的反馈。余校长还告诉我们:‘今天就在这住,在班级群里也传播一下,让大家知道。’真的很暖心,谢谢余大大,谢谢我大昌航!”这句话中,有感激,有骄傲,有对学校浓浓的爱。
材料学院的一名大一同学正在A栋复习明天要考试的化学,他说:“这个举措对于我们来说太有帮助了,平常在寝室通常会1点多才睡,4点多又被热醒,没有休息好,第二天去图书馆也没精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学校现在虽然没有办法一下子给我们全都装上空调,但是也为我们考虑了很多,这个举措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让我们更感觉到这是一个有人情味儿的学校。”
环化学院的刘忠麒同学在A201教室复习着第二天要考试的科目,他说,在寝室复习效率很低,炎热的天气让人无法静下心来。学校很为学生考虑。他决定今天晚上就和班上几个同学一起睡在自习室里,这是一种从没有过的体验,但是他觉得很开心:“学校这样做真的很为我们着想,这也让想学习的人能更好地学习了。”
这一夜,很多同学选择了“夜不归寝”,他们在空调教室里休息、学习,也体验着炎炎夏日,学校带给他们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