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昌航好故事】病床上的申报书

来源:启航 作者:舒越、13144122 王中庆 摄影: 发布时间:2015-04-30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好的故事,给人启迪;好的故事,发人深省;好的故事,让人回味;好的故事,令人感动。

  “讲述好故事,传播正能量”!本期开始,学校官网首页“昌航新闻”与学校校报一版正式推出全新的栏目——“昌航好故事”,将发生在昌航校园里的好故事收罗其中、传播出去。

  你可以是讲述者,也可以是倾听者,让我们一起,走进“昌航好故事”,走近身边那许许多多的最美“昌航人”。他们平凡却又不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信友善、乐于助人……凡此种种,都汇聚成了昌航的一股洪流,无声地唱响着校园最美旋律。

  你听,这旋律唱进了我们的心里;你听,这旋律里唱得也许就是我,也是你……

  

  2015年2月20日,农历大年初二,家家张灯结彩、爆竹声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刘俊伟此时正在爱人的湖南老家,沉浸在家人相伴的节日喜庆中,但接连几阵的腹痛难忍打破了家中的欢愉气氛,惊觉异样的他急忙回到南昌,并在当天住入了医院。经查,刘俊伟患的是急性胰腺炎,急需手术治疗。病房外,红色的礼炮占领了大街小巷,街道上弥漫着人们见面时互相问候的声音;病房内,则是洁白的墙壁,医疗仪器间或传来的规律指示声伴随着刘俊伟入睡。

  2月22日是大年初四,距刘俊伟的手术还有五天。这天起,刘俊伟被转到肝胆外科,开始保守治疗,为手术做准备。当病情些许稳定的时候,刘俊伟念念不忘的是自己12月份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初稿。上午输液时,他执意打开电脑,让父母帮助划动申报书,并记下要修改的部分;到了下午和晚上,他就卧在病床上,轻敲着键盘,修改申报书。就这样,艰难的修改持续了4、5天,他终于完成了申报书的二稿。那一方小小的屏幕上,汇聚的是无数次充满希望的注视;几寸的键盘上,承载的是无数次忍着病痛的轻敲;申报书里,凝聚的是刘俊伟的执着和对于科研的热忱。父亲起初的不理解最后也化作妥协的心疼,他几次劝儿子放弃,劝告无果后只能为儿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曾经以为做大学教师很轻松的父亲看到儿子如此付出心疼不已,只能一再叮嘱儿子多歇歇。

  此后,刘俊伟又在手术即将到来的情况下完成了申报书的第三次修改,这份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与严谨打动了病房里的不少病友。大家见证着他如何以信念抵抗身体上的病痛和精神上的压力,几个日夜的目不转睛,只为了自己的科研项目申报书能做到更好。病房里的病友对他是既惊讶又敬佩,这股子拼劲儿让大家都竖起大拇指。

  3月8日,手术过后的第十天,距申报书提交的截止日期还有六天,刘俊伟在同事的帮助下,终于将反复修改的申报书上传成功。在此之前,手术过后的这段康复期里,科研人的精益求精、对于完美的追求让他忍着术后的病痛一边恢复身体,一边第四次修改自己的申报书。“最后的修改是希望竭尽所能,让申报书更完美一些。”他平静地说道。而身边的同事在得知这个故事后,惊讶之余更戏称他为“拼命三郎”,这个称号里是对这个年轻人的尊重与钦佩!

  这份在病床上完成的申报书已经提交,而刘老师的日常工作却是刚刚开始,他参与其中的6个省部级项目还在同时开展中,住院期间都时有本科生、研究生打电话过来,询问请教研究如何继续开展。对于自己工作任务的繁重,刘俊伟总说,“身边那些老教师们都那么拼,他们时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半夜,从不诉苦也从不抱怨。每每看着他们,耳濡目染,自己也总感觉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我还年轻,更应该多干一些事。”

  3月20日是刘俊伟出院的日子,一回校,他便把原本已经安排给其他老师代课的教学任务又要了回来,重新钻进了熟悉的实验室,开始了和生病之前无差的教学科研生活。至今,刘俊伟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看上去有些许虚弱和疲惫,但对教学科研事业的这份热忱,却让他的嘴角始终上扬,投身自己钟爱的事业,让他知足而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