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报道我校陈玉华老师爱岗敬业的事迹
启航网讯 4月24日,中国青年网报道我校航空制造工程学院陈玉华老师爱岗敬业的事迹。
新闻链接:http://jx.youth.cn/2015/0424/1143285.shtml
报道全文:
陈玉华:只想成为一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
(图文来源:中国青年网)
如今在这样一个有些现实功利的社会,却有一位在岗位上恪尽职守、不计名利,潜心教学、科研与专业发展的教师,听完他的故事,你或许会肃然起敬,对他刮目相看。
为了教育事业,他毅然婉拒了表哥的合作计划,一门心思潜心教学和研究;为了教育事业,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工作狂人,每天超过14小时扑在“焊接”上;为了教育事业,他几乎每时每刻都惦记着教学与科研,甚至折腾出了偏头痛。
他就是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焊接工程系主任、教授陈玉华。
正在潜心科学研究的陈玉华。受访者供图
阴差阳错“恋”上焊接 最后爱上焊接
焊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陈玉华形象的将它比作了“工业的缝纫机”,将一块材料和另一块材料连接起来的过程就是焊接。如今在焊接行业里陈玉华是颇有造诣,但他刚上大学时对此却是一知半解。据他介绍,他是从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被调剂到的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带着好奇走上这条路的陈玉华并不知道,这将会是一条改变他一生的康庄大道。大学里的想法很纯粹,一心扑在学业上的陈玉华从成功保送上硕士再到提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对于焊接这个行业,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厚的感情。
“根本停不下来” 三点一线的生活
7点起床,8点之前到办公室备课,10点上课上到11点40,课后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到12点吃午饭,1点前回到办公室;在没有课的下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研究生的实验工作,2点半到学院开行政会议;因时间上的冲突,期间还有一个课题组的会没有参加,4点半以后忙着研究自己的论文和课题,5点半吃晚饭,7点之前又回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陈玉华论证会上陈述方案。受访者供图
这满满当当的时间安排是陈玉华一天的工作行程,而这只是他一周日子的一个小缩影。没有周末休息,没有节假日出游,终日埋首于教室、实验室和会议室之间的陈玉华很少离开学校这一片小天地,偶尔开车出门,甚至还会在附近迷了路。
在科研方面,陈玉华认为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做想做的事情,并且付出都有了相应的回报: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各一部……这些在他眼里,与其说代表着荣誉,不如说是代表着人生价值的实现。
指导本科生课外创新实践。受访者供图
从教学质量该如何提升到整个焊接专业要如何保住在全国前三的排名,身兼系主任一职的他难免要考虑更多的问题。既做科研又从事教学,还要抓好管理,陈玉华认为自己天资并不聪颖,他时常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用心处理每一件事情。如此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大部分同事和学生看来,陈玉华绝对对得起“2014年江西省模范教师”的称号。
铁汉柔情在事业和家庭之间不断地寻找着平衡点
在事业上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陪伴家人的时间,面对妻子的抱怨,孩子的期盼,陈玉华总是既愧疚又无奈。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陈玉华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到加拿大做访问学者。国外相对轻松的生活令他有更多空闲的时间陪伴家人,但放心不下学校工作的他在回国后立刻就投身到忙碌的工作去。即使如此,他也不是一个冷漠的工作狂,每当孩子生病或家里有特殊情况发生,他会毅然放下工作,照顾家庭。身为老师,身为领导,身为丈夫,身为父亲,陈玉华在事业和家庭之间不断地寻找着平衡点,以他的方式爱着他的职业,也爱着他的家庭。
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访问。受访者供图
对话陈玉华 我的观点就是这样
对于当下不少大学教师急功近利的现象,陈玉华认为钱够用就行。不同于当下一些逐渐从教育事业偏向商业的教师,陈玉华在面对触手可得的赚钱机会时仍旧坚守本心。陈玉华的表哥曾经邀请他合作开一家公司,他拒绝了。和相关企业合作时,分明可以有从中牟利的机会,他还是拒绝了,甚至免费帮助一些企业对其员工进行焊接知识培训。大学教师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他始终以此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事业家庭该如何平衡是很多事业型男人都会面对的选择,陈玉华也是一样需要面对,在他看来,他觉得自己目前仍旧以事业为重,但他同时也认为一个没有以家庭为支撑的男人,工作上也会没有动力。
如何看待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些老师倾向于和学生成为朋友,有些老师则只看重课堂的教学。陈玉华则认为为了能更有效的教学,课堂上师生就是师生,严师才能出高徒,但课外老师可以和同学们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