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4年度全国十大优秀自强社”、我校新长城自强社
以爱之名 情系公益
学校新长城自强社十年风雨路,持续着爱的传递。
他们是“感动昌航魅力大学生集体”、“江西省大学生示范社团”;他们连续八年摘得全校“十佳社团”桂冠,2014年度荣获“全国十大优秀自强社”之称……成立十余年,他们风雨奔波,只为将爱散播校园;他们勇敢坚韧,只因公益牵挂于心;他们勤恳辛劳,只愿传达一份关怀。这个由众多积极进取的个体组成的先进集体便是:我校新长城自强社。
细数他们的荣誉之丰,聆听他们的成长之路,一个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团体呈现在我们面前。十一年的辛勤努力,苦累交加不曾止步;十一年的坚持奋进,终于换来累累硕果。这是一代又一代自强人携手勾画的蓝图,也是这个团队韧性与实力的见证。
十年风雨路,终破茧成蝶
荣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优秀自强社”之称后,这个载誉而归的团体披上了荣誉的光环,这个称号不仅是整个团队的骄傲,也是每个自强人的莫大自豪。然而,破茧成蝶的欢愉前总是生死的挣扎和黑暗的吞噬,只有自强人自己懂得,这蜕变,经历了多少磨难,多么来之不易。
2003年12月25日,当许多人都在庆祝一个西方佳节的时候,一个公益性的大学生组织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宣布成立。那时的它,是在我校大学生资助中心指导下的公益类社团组织,被称作贫困生服务社,以投身公益为志、以传递公益为愿。秉承“自立、自强、自助、助人”的社团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贫困生服务”的社团宗旨,服务社稳中求进。每一届贫困生服务社血液的更新换代,都意味着新举措新方案的实施,日夜更替间,他们积攒着更加成熟的管理经验,培养更加丰富的管理技巧,以此做出更好的服务成效。经过一代又一代社团成员的不懈努力,服务社在十年内发展迅速,获得多方好评。校园“十佳社团”称号、“江西省大学生示范社团”等荣誉就是在这期间获得的,服务社的影响力辐射全校的同时,校外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直到2012年4月,服务社正式转型,成为隶属于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办公室并于江西省成立的第三个自强社,它也有了自己的新名字——新长城南昌航空大学自强社。现任自强社社长高鹏提到:“2012年的转型,让自强社的工作范围拓宽了许多,这样,社团能做的事情就会更多。这次转型,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它让社团成员有更多的机会为公益奉献自己的青春,也让我们得以接触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上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温暖。”从最初的小型公益类学生组织,到如今一百多人规模满载荣耀的国家级社团,自强社的蜕变令人惊叹,而高鹏则把这种蜕变归功于社团“家”的理念,他说:“我们自强社一直以‘相亲相爱一家人’为社团理念,这应该是我们能取得成绩的最重要的原因。”以社为家、齐心协力,这便是自强社发展壮大的源泉和动力。
在高鹏看来,除“以社为家”的凝聚力外,有一个人对整个集体起着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强社有今天的成绩,这个人功不可没。“社团走到今天,我们每个人最想感谢的,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颜小雄。自强社成立已经有11年,这期间遇到的麻烦和困难不计其数,然而无论情况如何复杂,老师都会尽力帮我们解决。”谈起指导老师,高鹏的言语中满是感激和敬意。一个优秀的团体想要前行,不仅依靠成员们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双手、为他们指明方向,要有一盏灯、为他们照亮前路。自强社正是有着这样的指路人,所以,成长的路虽然坎坷,却遮不住远方的曙光普照。
十一年的风霜历练,自强人团结奋进,昂扬斗志始终不改;十一年的雨雪考验,自强人以社为家,万众一心金石为开。十一年,终破茧成蝶。
爱的传递,梦的实践
作为一个公益性组织,他们从不把爱挂在嘴边,却一直在进行着爱的传递;他们的公益梦想从不仅仅是空谈,而是将其付诸于实践,融入点滴的生活中去。我校自强社成立至今,举办了类型丰富的公益活动,帮助了成百上千的贫困生和边远山区的学生,传递了一份又一份关爱、播撒了一份又一份善意。“爱心包裹”、“励志文化周”、“自强之星”评选、“爱心宿舍”评选、“自行车安全卫士”等,都是自强社发起的以“传递社会关爱,锻炼自强之才”为宗旨的公益活动,它们或是给予需要者直接的资助,或是为他们提供兼职的机会,让其勤工俭学实现自助。每一项活动的发起,都以公益为名,以爱的传递为出发点和落脚处。
如今已经是大三学生的石伟便是被自强社资助的学生之一。作为社团曾经成员的石伟谈起自强社,满是感激之情,“在大一的时候,自强社发起了一个‘寻找励志贫困生’的活动,在全校将评选出五个励志贫困生给予他们资助,那时自己有些困难,就递交了材料,结果被评选上了。”“那时候自强社为了筹集资金资助我们,连续三天在学校里面摆摊,面向全校师生,为我们募捐。”说到这里,石伟陷入了回忆。自强社为贫困生的付出,让他感恩之至,铭记于心:“那时候申请的助学金还没到,自强社的资助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也让我感受到全校师生的温暖。虽然数额不大,却是全校师生的期许,这给予了我远超金钱价值的巨大精神动力,让我更加努力,也更加自持。”
谈起公益活动的开展,整个流程的实施并非易事,组织募捐、商谈赞助都是十分考验自强社成员意志与能力的工作。高鹏说,自强社进行公益活动的大部分资金,都是依靠校内外募捐和拉商家赞助而来,有时也会与其他单位合作。每次活动洽谈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资金的来之不易便可想而知了。高鹏颇有感触地说:“上次为‘爱心包裹’活动进行募捐时,有些人不理解我们的做法,更有人对我们指指点点、提出质疑,无故遭到辱骂令人十分不解与难受,团里的部分成员因此倍受打击。尽管有带队的队长不断给大家鼓励和支持,但仍有队员觉得很难在非议中坚持下去从而中途退出。”社团组织部的部长王守科谈到这个问题,表情也略显无奈,他说:“为‘爱心包裹’活动募捐时,我们派出去很多人,但是这次募捐规定了捐款人每人每次一百,可能由于这个原因,那天大家忙碌了一整天,成果却寥寥无几。”
自强社的成长是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大家也愿意为此付出并努力,然而公益活动的进度总是难以遂人心愿,有时即使你付出和牺牲,也未必会有相应的回报,甚至会遭受他人的质疑。“这对于成员的考验是很大的,”王守科说,“不过让我欣慰的是,目前自强社的成员们都很积极上进。大家发自内心地把参加活动当成乐事,我们部门就有个成员,几乎每个活动都踊跃参加。”说到成员的表现,王守科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言语之间透露出对成员们的赞许。
一个团队想要成功,集体里每个成员的进取之心和荣誉之情是不可或缺的。自强社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都离不开成员们辛勤的付出,台前幕后都饱含着他们的一片热心和满腔热情。这些公益活动的成功举办,也都是自强人传递爱心、实践公益梦想的有力证明。自强,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然而这群人,希望将这种精神发挥到极致,让自强的光芒投入每一个受助者的内心,并闪耀自己的青春。公益之情,就此被手口相传,大家的公益梦想也因此照进现实。
未来,爱的传递仍将持续
新长城自强社虽已荣耀丰厚、颇具成就,一个团队想要继续前行,仍需戒骄戒躁。在自强人看来,自强社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团队修养,才能保持它的先进和优秀。而成员们对于自强社的未来,也抱有很大的期盼与祝福。对于社团以后的规划,社长高鹏和组织部部长王守科有着共同的希冀:自强社的未来会扩大公益范围,做更多完善优秀的公益项目,将爱心传递延续下去。作为社团的领头羊,社团日后的发展是高鹏心中的头等大事,也是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说:“身为大二的学生,课程比较多,有时候会很忙,但是社团始终是我心里割舍不掉的牵挂。”同样作为大二学生的王守科也表示,自强社的经历给了自己很大的感触,提高能力的同时收获了很多东西,他说:“尽管大三不会继续留在社团,但仍然希望社团能发展得更好,希望社团的项目和募捐的方式也能有所创新,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就是这样一个团体,给受助者以温暖,给助人者以历练,给世间以公益正能量,给社会以永不间断的光。未来的自强社,仍将继续传递关爱、实践公益,温情依旧,活力依旧,然而不会守旧,以发展创新的眼光迎接未来的挑战,是每个自强人的心声。
新长城自强社,将以爱之名,将公益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