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余欢在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为学之道至善至真

来源:启航 作者: 摄影: 发布时间:2014-09-22 浏览次数: 【字体: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卧龙山前聚贤才,前湖之畔好读书。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祖国各地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含辛茹苦养育你们的父母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信任昌航,选择了昌航!

  每年的九月是学校最繁忙的时候也是最兴奋的时候,因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加入昌航这个大家庭。今年又有5174名本科生、468名研究生、98名海军士官生、44名外国留学生跨入校门,正是你们的到来使得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校园中最靓丽的风景。建校以来,已有11万学子从昌航走出,勇担国家建设发展重任,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精英。

  入学第一课,同学们参观了校史馆,了解了学校办学历史。学校的创立和发展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奋斗史紧紧相连、息息相关。为尽早培养出航空工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学校于1952年10月在汉口成立;1954年为适应航空工业布局迁至南昌;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首任院长是我国第一架强击机——强五飞机的总设计师陆孝彭院士;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现在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的发展从未脱离航空国防,“服务航空、服务国防”是历代昌航人的自觉选择。

  历史使校园的人文积淀日益深厚,涵育了独特的校园文化。62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文化育英才。校园的设计、规划也处处显示了我们独特的校园文化。比如以图书馆为中心,航空大道、航天大道、航海大道三条道路组成“人”字,代表着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俯瞰整个校园就像一架飞机,任选一主干道为机身,侧路便为飞机机翼,凸显航空特色。

  教室和寝室作为同学们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其命名也寓意深刻。教学楼除标有英文字母外,还以楼群为单位分别命名为“明德楼”、“博学楼”、“至善楼”。寝室楼除标有阿拉伯数字外,还分别命名为天清苑、天新苑、天静苑等,中间字分别是“清新静雅、信义仁和、恒勤健朗”。楼栋命名既是校园文化和环境育人的一部分,也代表着昌航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今天,我把这些楼栋的名字送给同学们,作为对你们的期望。

  第一,明德修身,做信义仁和之人。“信义仁和”是对思想品德及修养的要求。继承了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行为规范。古人历来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强调“重义轻利”,强调仁爱天下、以天下为己任。明德修身,就应按照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上的要求:“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同学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动做中国梦的“筑梦人”。

  为什么上大学?这是一个必须弄明白的问题。台湾作家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这段话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并且人格健全之人,希望大家在昌航这所大学中,尽情徜徉,全面成长,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成为人生幸福之人。

  第二,博学笃志,做清新静雅之人。“清新静雅”是对个人气质、情调、涵养的要求。这四个字希望同学们能保持清纯朴实、文静高雅的风格;远离尘俗,克服浮躁,静心钻研学问。大学生应博学笃志,《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学会学习则是学习的根本宗旨。学校拥有1200多名专任教师、价值4亿多元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200多万册图书、海量数字资源,优秀的师资、优美的环境、优良的文化,为同学们静心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学会学习,不光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一门专业的过程中掌握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方法。也许有一天你从事别的专业工作,有些学过的知识也许没用了,但掌握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却终身受用。同学们还要善于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质疑和批判,学会了批判,创新也许离你不远了。

  第三,至善至真,做恒勤健朗之人。“恒勤健朗”是对意志品质、情操性格方面的要求。体现为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勤奋刻苦、身心健康。至善至真体现追求卓越、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既是大学的宗旨,也是对大学生的学习要求。

  在昌航学什么?这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然我们要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提高人文和科学素养,但是在昌航最应学会的是如何提高实践能力。昌航历史上曾经是工程师的摇篮,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工程技术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十分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今天,昌航已经成为一所多科性大学,但致力于“Know-How”的工程教育理念不会变,学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不会变,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的特色不会变。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同学们在昌航学习,一定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勤于实践不仅是指动手操作仪器设备,还应包括必要的理论公式推导、习题演练、教学内容的研讨、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更应该包含丰富的社会实践。做一个勤于实践的人应该成为昌航学子的座右铭。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磨练,在实践中创新,并付诸勤奋和恒心,凝聚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同学们来到昌航,意味着大学梦的实现,也意味着为新梦想踏实奋斗的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学生涯不过1400多天,珍惜每一天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人的一生成功与否不仅在起跑线上,更在于人生转折的十字路口和关键点,在大学开始这个十字路口和关键点上,同学们一定要用你们的勤奋努力与聪明才智,书写出人生最靓丽的篇章,无愧于父母的期许,无愧于师长的教诲,无愧于大好的年华,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