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评估与修订——三论扎实做好“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规划的本质和质量是衡量学校优势的基本指标之一。规划评估和修订在最佳时机中,可激发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方案和途径,强化学校本身优势。
学校面临挑战,学校必须在自我发展目标、党和人民的期望、师生员工的期望之间找到平衡,必须足够灵活地应对所处环境中的动态变化。在自评、外评、内评之后,精确地规划修订过程,连同战略性思考和清晰设定的新目标,必会使学校在追求改革和创新的同时继续实现发展目标。
规划修订的第一步是使用明确术语,准确描述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亦称明确学校使命)。在推动目标、指标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应该考虑可能影响到学校的内部和外部力量,或许还包括招生的趋势、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的压力、教师以及学生所面临的竞争等其他因素。
规划修订的第二步是重新调整、修改和完善规划体系,科学规划和实施针对专门对象设计的具体目标或战略,来完成学校使命和实现目标。如果说学校发展目标代表了目的地的话,那么这些具体的战略规划则清楚地指明了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规划修订是一个协调多方的过程,它涉及对学校所有目标进行过深思熟虑的来自学校各个核心部门的代表。当前为实现使命和目标所发展和执行的对象和策略,主要集中于对资源分配的部署,而规划修订过程也旨在通过恰当使用可用资源并解决资源冲突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优化资源配置,确定各目标的优先次序。
学校有总规划、专项(单项)规划、学院发展规划等众多不同的规划,除规划各自要严谨外,它们之间也应具有系统性、清晰相关性和强协调性。学校层面、操作层面及部门单位层面的目标之间应该形成明显的合理的相互关系。学校规划应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规划为起点、为重点,它们可以带动其他专项(单项)规划和学院发展规划。
当在学校和部门层次上实施目标、指标时,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少数规划良好、定为优先发展的目标指标吸引、联合和激励人们工作,而冗长的“罗列清单”式的目标、指标则会使人们工作失去重心,资源的使用过于分散而难以集中。有选择性地将许多可能的目标、指标减少为必要的几个、十几个,也会引发人们反思以及有关学校价值和优先权的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效的规划评估和修订过程可以带来学校更新,学校更新将涉及、惠及整个学校范围。乐于寻求改进的方式、肯定创新现象的成效、抵抗自满、测试假设等都是体现学校活力的标志。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通过周密而理性的“十二五”规划评估和修订过程,通过不断推进规划来实现学校使命和达成目标、指标,学校一定会实现新的自我提升、发展和改变。
昌航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