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航十佳】粉笔下的昂扬人生——记十佳老师邹群
十八年春风化雨,十八年诲人不倦,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霜染双鬓,风华正茂的年纪,他选择三尺讲台,在这里,他一站就站了整整十八年而且他业已做好站到不能再站的年纪的准备,在这里,他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他心爱、心疼的学生。不求扬名立万,但求桃李天下,不求著作等身,但求学生学业有成,十八年弹指之间,他一如既往,用自己火热的激情传递着责任,知识与爱。他或许是平凡的,然而他又是不平凡的,因为平凡的人生他用自己的兢兢业业书写着属于他的不平凡,他便是我们南昌航空大学数信学院的邹群老师。
邹老师毕业于南昌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看到家乡落后的教育状况,邹老师很受触动,他毅然放弃到东部沿海地区工作的机会,用有限的能力,尽心尽力地去改变教育现状。邹老师说,或许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些什么,但我愿意尽我的努力,尽力去做好。或许邹群老师就是一个为了心中的信念,一直默默努力着不断前行的人。
清瘦的脸庞,微笑的面孔,刚劲有力地在黑板上方方正正的写下详尽的解题步骤,一道题接着又是一道题,突然一根粉笔又断了,短暂的休整,接着是一阵奋笔疾书,粉笔灰静静的落在他的头发上,他的衣袖上,甚至他的双肩上,然而他依旧专心致志为同学们解疑答惑。邹老师说,老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舞者,不仅仅要舞出自己,更要让观众们懂得和理解这支为学生、为教育事业编排的“舞”。而邹老师妙趣横生的讲课方式,不仅仅向自己的学生传授着知识,也向他们传递着自己的那份激情与热情。“邹老师上课很精彩,我们许多时候被邹老师的那份激情和责任所感染,有时候,他会批评我们,但是我们都理解他的批评,这是一份责任,一份对学生深深的爱,他希望我们可以做好,为此,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高分子专业的周野同学说,“我很敬佩邹老师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在邹老师的课堂上,我收获了许多,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责任,热情和担当。”“我站在这里,我便是榜样,我不能仅仅向同学们传递知识,我还要通过我的教学活动告诉我的学生,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他的工作,或许我做得并不是很好,但我要一直尝试着这样去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为先,业为后,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学生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我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压力很大,责任很重,但正是源于这份责任,这份压力,才促使我继续做好”这是邹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邹老师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
邹老师平时热情开朗,与同学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创建QQ群,利用新媒体,为广大考研学生提供关于高数方面的服务,并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大四学生在邹群副教授的提议下,自愿向学院捐献自己备考研究生时的复习资料以供下一批考研的学子学习,充分体现了邹群老师对同学们的指导与关心。作为同事的漆志鹏老师,非常敬佩邹群老师敬岗爱业的精神,他说:“邹老师非常关心学生们的成长,长时间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服务广大同学,只要同学有问题,他一定会第一时间给出问题的解答,令我不可望其项背。或许这些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坚持一个学期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邹群老师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八年。” 对于即将参加考研的学生来说,邹老师利用新媒体和课余时间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极大的方便了同学们的学习。来自数信学院即将参加考研的张俊同学说:“很感动,曾近有一道数学题我不是很明白,我在qq群上向老师请教,可不管老师怎么讲我都不是很明白,本来我想让老师早点休息,没想到老师直接打电话给我,让我很感动,可我比较笨,听不明白,总是劝老师早点休息,后来我撒谎,说听明白了,但是,老师却问了我几个问题,见我没有答上来又不厌其烦对我讲,最后我终于弄明白了那一道数学题,真的很感动,而这份感动一直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不能辜负邹群老师的谆谆教诲。”
在任职的十八年间,邹老师曾经教授过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高等代数》、《近世代数》、《离散数学》等,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邹老师在上课前依旧认真备课,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讲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学生中得了广泛的好评。邹老师曾主持高等代数校级精品课程,参与概率统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参与线性代数省级精品课建设,积极地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展开多媒体学的研究,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邹老师说:“现在科技发展得真的很快,一定要与时俱进,要不然,我都不好意思站在讲台上了。然而,说实话,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很有帮助,不仅方便了老师,同时,用板书加多媒体的方式对同学理解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13届材料学院的郭畅同学说:“在高中,我们很少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现在没想到上数学也可以用到这些设备,而且邹老师的多媒体以及板书的方式极大的帮助我们理解了解题思路,我们很喜欢。当然,许多时候对于大部分同学无法理解的问题,邹老师会一一在黑板上板书,很辛苦,往往一节课就会把整个黑板写满,有时往往还不够,邹老师真的很不容易。”
对于学术研究,邹老师很谦虚的说道:“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与众多优秀的老师相比,只能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学术研究。”尽管如此,邹老师在学术研究上依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代表作品有《交换环上高层序与赋值对的相容性》,《交换环上的“下降”问题与“上升”问题》, 《不动点类的代数注记》等.除了科研时间外,邹老师把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在学生中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理解。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一心只为学生的发展。或许也正是这份高度的责任感让邹老师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的称号及老师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
邹老师已经不惑之年了,然而,当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时。邹老师说:“希望继续站在讲台上,开开心心的看着同学们开开心心的成长,这便是我的愿望,也希望在自己努力下,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昌航人。三尺讲坛,三千栋梁,这便是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