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辉教授与五十三项学生实用新型专利的故事
编者按: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熊辉教授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他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课被学生形象地比喻成一盘“南昌炒粉”。他所指导的2009级学生一次性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3项。他用自己的执着和热情,坚守着大学教师的责任;他就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同学们人生成长之路……
他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他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课被学生形象地比喻成一盘“南昌炒粉”。他所指导的2009级学生一次性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3项,创造了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奇迹。他就是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熊辉教授。在这53项国家专利的背后,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环境工程专业是我亲手参与筹建起来的,如同我的孩子。”
“我是78级我校首届本科生,1982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在这里学习和工作了大半辈子,对母校南昌航空大学我有着更深的感情。”熊辉教授两鬓有些斑白,谈起自己的工作,他兴致勃勃,充满了激情,得意之处还免不了手舞足蹈。看得出来,他深爱着自己的教学事业。
熊辉教授说:“环境工程专业当年是我亲手参与筹建起来的,如同我的亲生孩子。我看着他的诞生,看着他逐渐发展壮大,如今,成为了我省的品牌专业,一届一届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并作出突出业绩,我感到特别地欣慰。”
从第一届毕业生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熊辉教授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对熊辉教授充满了感情,到现在熊老师还能够叫出1984级30位首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名字!学生们都称熊辉老师为“大哥”。每次去外地出差,学生们只要知道老师来了,就会相互电话通知:“大哥来了,兄弟姐妹们要聚一下啊。”
“熊老师的课如同南昌炒粉,很有特色。”
熊辉教授是一位教学达人,他讲课语言幽默,饱含激情,能够将枯燥无味的专业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他的课受到历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中享有盛誉。
今年刚刚考上北京一所高校研究生的一名学生提起熊教授上课的情景,滔滔不绝:“熊老师上课很有气氛,课堂上他会随时跟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授课内容非常熟悉,大家都很喜欢听他的课,他讲课的时候幽默风趣,他的工程实例经常拿来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讨论,我们学生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能够把心放在教学上的老师。”
一位毕业几十年后回母校的学生形容他的课:“熊老师的课如同南昌炒粉,很有特色,非常实用。”于是,“南昌炒粉”的说法,便在学生中传开了。因为熊辉教授上课饱含激情,很有气场,并能引人入胜,课堂上绝对不会有人打瞌睡。在历年的学生评教中,熊辉教授都名列前茅。
在教务处的评教系统中,学生对他的课也是赞誉有加。其中有位2008级的学生还送熊辉教授一幅对联。上联:爱岗爱业爱学生;下联:尽心尽职尽师责;横批:为人师表。
“一朵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熊辉教授讲课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自己的工程实践背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熊辉教授说:“作为老师,不要把目标仅仅放在指导个别学生的三小项目获奖上,我们的教育应该把目标和精力放在培养大多数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一朵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然学生们的专利成果不一定能够转变为实用技术,但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专利构思及设计锻炼,可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2008级学生中,熊辉教授指导的学生科技实践有4名获得了专利授权。当他将这一事件在课堂上以案例形式与下一届学生们交流后,没想到,这一行为激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创新实践热情,于是乎,在2009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中掀起了申请设计专利的狂潮。从刚开始几个学生递交申报书,到后来的整个年级都加入进来,出现了“团购式”申报的局面。熊教授说,学生们的热情让他感动,他必须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新梦,他把一些相关书籍和资料告诉学生们,一个一个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启发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思考,终于,在2012年他与他的学生们共同创造了53项本科生专利授权的奇迹。
熊辉教授认为,教工科的老师不光需要科研能力,更需要企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为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要做工程师。课余时间他经常参加企业的实践,他担任着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他把自己参与企业顾问的行为比喻为主任医师的坐堂门诊。他说,他的许多教学案例都来自于他的“门诊”实践,很多专利的灵感也是来自于企业工作的实践,他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他所研究领域的常规问题,他会将他遇到的问题放到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分析思考,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生们共享,这样能摆脱理工科概念灌输的弊端,真正地学以致用,也正是这样才有了这么多的专利产生。
“学生认可是教师的最大荣誉”
在熊辉老师看来,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授,他从没离开过教学一线,他特别注重自己的授课质量。他给自己规定了他所开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必须实用,教学方式必须有特色,教学质量必须获得学生认可。他说:“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学生认可是一名教师的最大荣誉。我希望我们学校走出去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充满自信,实现理想。”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教学把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教学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培养了学生灵活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喜爱,被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评为“最有魅力的老师”。
熊辉教授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不仅把成功的案例拿出来,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还例举出许多失败的案例,让学生知道错误在什么地方,以后到工作岗位上要注意什么。他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他的教改成果连续三年都获得了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他所讲授的课程也被评为精品课程。
目前,新一轮的学生评教又开始了。在评教系统里,学生们又提到了熊辉教授:“熊老师的这盘‘南昌炒粉’味道不错,很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