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记全省优秀高校挂职团干部苏荣葵

来源:启航 作者:余尚峰 摄影: 发布时间:2013-04-19 浏览次数: 【字体:

余江获资助同学代表合影。

  “通过一年的基层挂职锻炼,我学会了一些基层社会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取得了当地群众和领导的信任与认可。我收获了很多,这对我以后搞好辅导员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土木建筑学院辅导员苏荣葵老师谈起基层挂职锻炼的体会时说,“当然,也有很多遗憾,很多事情做起来有太多的困难和阻力,不是我个人力量能够完成的。我思考了很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12年,全省高校选派团学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锻炼。苏荣葵通过申请被派往共青团鹰潭市余江县委员会挂职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缺乏基层社会工作经验,需要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同时,自己对团的工作比较感兴趣。”苏荣葵说,“工作了一年,那边的人和事让我感动,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我们必须要把工作做扎实”

  苏荣葵在挂职期间任余江县团县委书记助理一职,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定点联系三个乡镇,同时还负责学校的青少年团委工作等。刚开始去的几个月,团委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也没有专职人员,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办公室里电脑很少很陈旧,个别工作人员连基本的办公软件都不会用,很多事情要手把手的教才行。“条件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必须要把工作做扎实。”

  自2012年3月到团余江县委挂职以来,苏荣葵吃食堂住办公室,每天早晨起来之后,把被子等物品收拾好堆放在办公室的角落里,能自己解决的生活困难尽量自己解决,坚决不给基层团委添加麻烦。他始终做到在职在岗,无迟到,无早退,无缺勤情况,坚持踏踏实实呆在基层工作,2012年6月下旬,有次高烧近40°不退,但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

  为了把工作做扎实,在报到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苏荣葵通过去档案馆查阅县史县志档案,在团县委办公室查阅历年工作资料,拜访老团干、与其座谈交流取经问道,向团市委、团县委及乡镇团委干部请教工作经验等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基层团委的工作情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收获了一批良师益友,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又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对余江基层团委工作有更直观、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苏荣葵十分注重融入到当地青年中去,融入到当地最基层团组织中去,与基层团干、团员、普通青年共同学习、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挂职一年期间,几乎走遍了余江县璜溪镇、中童镇等全部12个乡镇场,余江一中、韬奋小学、锦江福和希望小学等20多所中小学,恒欣精密元件有限公司等10多个非公企业和金墩甘蔗专业合作社等20多个“两新”组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到基层团建的基本情况和基层团组织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学习到了基层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倾听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朋友的声音,为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更好的发挥团组织职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苏荣葵说:“虽然缺活动场地,缺少资金,条件艰苦,但团的工作必须做实,如果不做实,老百姓就感受不到,也就不能够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挂职期间,我尽力干了,对得起自己的职责,没有给学校丢脸。”

 “只要需要,我将随时给予帮助”

  苏荣葵通过积极的努力和争取,团余江县委接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学生人数达到55人,资助金额达到18.5万元,接受援建爱心厨房1间,接受援建七彩小屋1间,有5名同学参加2012年“雨露计划·扬帆工程——中西部地区万名应用人才助学行动”等等。除了给予困难学生经济上的帮扶和资助以外,苏荣葵还十分注重与困难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在挂职期间,他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经常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多次来到困难学生就读学校看望困难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贫困资助的学生中有一名女孩,父母双亡,唯一的亲人奶奶2012年也离开了人世。女孩品学兼优,特别懂事,懂得感恩。刚开始,苏荣葵也想个人为她提供金钱帮助,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后来了解到,团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亲戚朋友已经给予女孩很好的资助,她读书和日常生活费用没有太大困难,通过与这位女孩交谈,苏荣葵发现亲人的离去让女孩心里特别孤独,情感无处表达。多年的学生辅导员工作经历告诉他,除了物质上的资助之外,女孩更需要的是心理的疏导和心灵的沟通。因此,苏荣葵经常与女孩聊天,了解她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关怀。

  去年暑假,这名女孩顺利考上了南昌大学。到现在为止,苏荣葵还经常与她联系,了解她的学习生活状况,这名女孩也把苏荣葵当成了自己的亲哥哥。“只要需要,我将随时给予帮助。”

  上学期,过多的学校社团活动影响了女孩的学习时间,有门功课考试不及格。苏荣葵了解情况后,告诉她作为学生,学习还是第一位的,要学会适当调整自己的时间。苏荣葵说:“我想用自己的所学,给予她更多的关注,陪伴她顺利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