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13年工作会议
学校召开2013年工作会议,校领导傅克刚、余欢、黄士安、黎明、王玉芝、唐星华、何兴道、刘卫东等分别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各自分管的工作提出了2013年的任务和思路。
(摄影 余尚峰)
启航网讯 2月20日—21日,学校召开2013年工作会议。所有在昌校领导,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负责人,各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议。
会上,校领导傅克刚、余欢、黄士安、黎明、王玉芝、唐星华、何兴道、刘卫东等分别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各自分管的工作提出了2013年的任务和思路。
党委书记傅克刚在发言中指出,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学校也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建成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就必须要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正确思路,领导工作的实际能力,促进工作的具体措施;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走外延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傅克刚指出,学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纵向研究、轻横向研究等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最后,傅克刚强调要增强五个意识,一是增强忧患意识。学校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学校的发展一定要放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既要与省内高校进行比较,也要与省外高校进行比较;既要与发展快的高校作比较,也要与发展慢的高校作比较。为此,我们要谦虚谨慎、保持清醒头脑。二是增强质量意识。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保证经费安排优先保证教学,师资队伍优先加强教学力量,要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备购置要优先满足教学,津帖分配要优先照顾教学岗人员,基本建设要优先改善教学条件。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服务江西、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进一步强化为国防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意识,抓住江西省发展通用航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难得机遇,接好“地气”,不断增大服务江西省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在贡献中求支持、求生存、求发展。四是要增强改革意识。当前单项改革办法或局部突破套路已难以奏效,一定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三大改革、五项工程、十四项计划,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五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去,真抓实干、克难攻坚、进位赶超,为把学校建成一所高水平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长余欢从四个方面对加强内涵建设作了阐述,一要转变发展观念,转变过去一些习惯性的思想观念,形成学校的特色,树立符合学校特色、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真正把这个质量观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去;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每一项改革和制度内化为有利于教师潜心育人、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三要突出办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到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四要提高国际化水平。
谈到教育思想大转变,他指出没有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指导,改革和发展就难以为继。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实现人文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统一,培养学术精英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大学四大功能,把传播真理培养人才作为第一需要;把探求真理研究问题作为第一要务;既要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既要满足教师教学和学术的需要,也要满足教师创造的价值的回报;要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人才培养质量、知识生产质量和服务保障质量统一起来。
余欢还对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财务工作、后勤保障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与会成员还分组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对学校2013年党代会工作报告(讨论稿)和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讨论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摄影 余尚峰)
2月21日,与会成员还分组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对学校2013年党代会工作报告(讨论稿)和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讨论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余欢和纪委书记王玉芝还分别传达了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纪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是学校改革和发展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真正起到了查摆问题、理清思路、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