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为民 公平公正——公租房分配工作纪实
启航网讯 住房问题是教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住房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职工的生活质量。从建设到分配,公租房牵动着学校领导的心,也吸引着全校教职工的目光。
学校党委行政对公租房工作高度关注,校领导曾多次到公租房现场检查和督促工程的进度,校长办公会也开到了现场。分配方案的前期调研论证,中期的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订,最后的上会决定,包括报名人员信息的核实,学校相关部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劳动。学校体察民情,根据教职工的愿望,房租由原来的每平米12元降到10元。公租房建好之后,学校对公租房进行了基本装修,配备了衣柜、橱柜、床、桌椅和淋浴房等基本设备,为了方便教职工入住,降低了教职工入住成本。公租房所有的一切,从建设到分配,无不体现着学校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务实工作作风。
公租房分配草案出台后,在全校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根据收集的意见,对分配方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取消了分配批次,没有按照身份和积分进行分配,使住房最困难的青年教职工有了分房机会。改变了分配方式,采取了现场摇号的配租方式,使有机会分房的老师在选房的过程中机会均等。公租房分配报名名单进行了三次张榜公布,名单从最初的207名降到最后的141名教职工符合分配政策,全面接受教职工的监督。这其中,后勤管理处的相关人员一次次到南昌市和新建县房管部门调取资料,对报名人员及配偶,一一进行核实。校纪检监察室、校工会、后勤管理处全程参与,保证分配过程公开公正透明,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公租房的分配顺应民意,体现了公正,赢得了民心。
摇号分房仪式在喜庆的爆竹声中拉开序幕,所有在场人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电脑摇号、抽取房号、签订协议、领取钥匙、办理水电燃气手续,一切有序进行。文法学院的曾繁坤老师,是第一个拿到新房钥匙的人。他说:“当傅书记亲自把新房钥匙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学校关注民生,关心青年教师,解决了我们最大的住房问题,心里特别感激,以后工作也会更加安心和踏实。”“参加工作的这几年,我切身体会到了学校在逐步改善民生,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一位老师说:“年轻人住在一起,方便交流。有了房子,自己谈恋爱找女朋友也更加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