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论坛 学术的盛会——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我校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隆重举行。(摄影 罗晖)
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吴松致开幕词。(摄影 罗晖)
江西省科协副主席梁纯平致辞。(摄影 罗晖)
余欢校长代表我校致辞。(摄影 罗晖)
嘉宾为获奖者、获奖单位颁奖。
与会人员合影。(摄影 罗晖)
启航网讯 金秋的南昌,丹桂飘香;十月的昌航,彩旗飘扬。正值我校庆祝60周年华诞之日,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于10月8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隆重举行。
“探索、交流、创新”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江西省航空学会、中航工业洪都集团公司、中航工业昌河集团公司、无人机特种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为期两天的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600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学生的广泛参与。
10月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开始。开幕式由中国航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付永领教授主持,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吴松致开幕词。吴松对广大航空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创新进行了深刻解读,鼓励青年工作者为航空事业奋发图强,多做贡献。
余欢校长代表我校致辞,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经过60年的发展,我校已成为航空国防、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60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为航空国防服务,始终继承发扬航空国防特色。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航空学会、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国防科工办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航空科学家们的指导和帮助。他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国航空学会和各位专家、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能经常地到我校交流讲学,传经送宝,指导我校学科建设。余欢最后指出,青年科技论坛的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在此欢聚一堂,问候老朋友、多交新朋友,增长了见识,加深了友谊。我校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愿意与各兄弟单位、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加强交流,强化协作,不断学习,共同进步,共商航空学会科技发展大计、多谋新招,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航空科技的水平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共创航空国防事业的美好明天!
开幕式上举行了颁奖仪式,为12名作者颁发了本届论坛优秀论文证书;为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本届论坛优秀组织奖。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主题报告会。报告会分别由曹春晓院士和我校副校长罗胜联教授主持。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大响院士、张立同院士、唐长红院士分别作了题为“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中国人民的又一强国之梦”、“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及其应用进展”、“发展航空运输平台促进工业技术进步”的精彩报告;应邀在大会做报告的还有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商飞公司C919型号常务副总设计师陈迎春教授,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高级专务吴希明总设计师,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高级工程师刘峰教授,中航工业重大项目管理部专务王英勋教授,中航工业航空材料技术资深首席技术专家吴学仁教授,无人机特种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工业大学周洲教授。院士报告和专家报告内容丰富,观点前沿,对启迪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思想、促进创新具有积极地推动意义。
根据安排,10月9日上午,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将分2组进行学术交流,32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宣读论文,交流范围覆盖飞行器及空气动力学、推进系统、飞机功能系统及相关技术,制造技术、测试技术、航空运输及其他等方面。
本次论坛与我校60周年校庆同期举办,论坛嘉宾将应邀参加了校庆庆典,我校将组织论坛代表观看校庆文艺汇演及焰火表演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