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有序 温馨体贴——校医院迎新体检侧记
医院迎新体检高效有序, 温馨体贴。(摄影 余尚峰)
身着粉红色制服的志愿者在医院大厅和走道里指导新生填表,引导新生到不同的科室进行体检。(摄影 余尚峰)
启航网讯 三天时间,五千多名新生,医院里是医生忙碌的身影;一幅幅展板,一处处提示,到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当笔者找到校医院姚永红院长时,已是下午三点左右,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还贴在他的脊背上。“从早上到现在,没见你身上的汗干过。”笔者说。他微微一笑:“夏天我容易出汗。”
据姚院长介绍,今年新生体检与过去不一样,所有新生都要进行PPD试验,这种实验对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和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重要参考意义,并且这种测试要在48至72小时后观察结果。短短的三天时间,校医院实际上给五千多名新生每人都体检了两次。“我们的工作量非常大,压力也特别大。为了能搞好这次新生体检,我们医院提前开会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抽调和增加人力和设备,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确保迎新体检圆满进行。”
为此,医院除了正常的门诊看病的医生之外,剩下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来新区给学生体检。并且要求所有人员实行倒班制度,除了晚上值班之外,第二天上午继续值班,以保证大量的体检任务按时完成。“除了本校的医务人员外,我们还邀请了南昌大学医学院的学生过来帮忙。同时,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也过来帮助我们。”笔者看到,从南昌大学医学院过来的学生与我校医院的医生一起,有的在给学生抽血,有的进行PPD注射,有的在进行量血压、测视力等体检项目,动作娴熟干练。身着粉红色制服的志愿者在医院大厅和走道里指导新生填表,引导新生到不同的科室进行体检,为此体检秩序。通过志愿者做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大量的学生被合理的分流,缩短了学生滞留医院的时间,大大提高了体检效率。
三天时间给五千多名学生体检,根据医院现有的设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姚院长临时购买了新的视力检测等体检设备,增加了几个体检点。通过加班加点,大大缩短了学生排队等候的时间。姚院长带笔者到各个科室查看新生体检情况,原以为每个科室有很多的学生滞留,大家都围着医生或者排很长的队伍等候。与预想的不一样,每个科室的新生都不多,几位医生非常熟练地在给学生做体检,楼道里有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在给学生做分流指导,整个体检显得高效而有序。
在医院的体检现场,笔者发现整个体检现场氛围布置的特别温馨,为新生考虑得体贴周到。
在医院一进门的右边,有一幅展板,上面写着“亲爱的同学,您辛苦了,欢迎参加入校体检。”估计新生看到这么温馨的语言,天气的炎热、打针的疼痛、体检的疲惫一下子也减轻了不少吧。在楼梯口,“您好,上下楼梯请慢走。”的提示语让人感觉特别亲切。体检的入口处有一幅展板,上边有温馨提示,左边是体检流程,右边是抽血注意事项,体检流程简洁明了,注意事项通俗实用。另外,校医院还制作了专门的健康教育专栏,为新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
每年的新生体检,都会有极少的肺结核病人。对于这些人而言,身体的疾病已经让人很难受,而来自外界的误解、歧视更加加重了患者的心里负担。在今年的体检现场,有一幅“大家都应该关心和帮助肺结核病人”的展板,特别醒目。看到这样的展板,对于健康人而言,多了一份理解与宽容;对于患者而言,这是莫大的安慰与战胜疾病的动力。
由于天气炎热,校医院在大厅设置了几排凳子,供新生家长临时休息。医院还派人对排队抽血的新生进行定时巡查,及时发现体质较弱的同学以便救治。医院在一楼靠西的走廊上还设置了很多纸箱,纸箱旁边贴有每个学院的标签,体检结束后新生可以直接把自己的体检表放入相应的纸箱里,这样做既减少了程序,提高了体检效率,又为新生省去了把表交回班级管理员的麻烦,节省了时间和体力。
想新生之所想,急新生之所急。校医院的体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