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来我校做专题报告

来源:启航 作者:陈佳 摄影: 发布时间:2009-12-08 浏览次数: 【字体:

启航网讯  12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赵振业院士在我校音乐厅作题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几个基本规律》的专题报告,这是我校开展“情系航空国防,报效伟大祖国”院士系列报告会的又一精彩内容。报告会由副校长高益庆主持。

  赵振业院士结合我国当前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现状,围绕“基本概念”及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的三个规律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在场师生讲解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规律、两个“全过程”规律及材料技术体系规律。报告会上,赵院士还就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责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希望新一代的材料科学研究者能推进材料应用科学技术发展、认识新兴科学前沿、开拓新的科学研究模式,做到创新可持续发展。最后,赵振业院士与在座师生进行现场互动。报告会气氛热烈,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院士简介:

  赵振业(1937.11.13 -)金属材料专家,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姚村。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

  40多年来一直从事航空超高强度钢应用基础理论、合金设计和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主持并为主完成“300M钢应用研究”,创新发展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思路,设计长寿命起落架等总体技术方案,提出“无应力集中”抗疲劳观点,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并获得抗疲劳微观机理,创新和集成创新抗疲劳和氢脆应用技术体系和先进工艺技术。用于300M钢制造歼8Ⅱ飞机主起落架,疲劳寿命达到6000h(其中包括增载30%后1000h)不破断。远超过飞机3000h规定寿命和国外5000h最高规定寿命。创造性地解决了困扰先进飞机设计、使用几十年的超高强度钢起落架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问题,实现了长寿命起落架重大工程目标和技术跨越发展。服役14年来无故障并已实现工程化生产,广泛应用于10种先进型号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系统研究二次硬化、超细化等强韧化机理,合金设计获中温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不锈钢等5项发明,开拓航空超高强度钢新领域,为合金体系发展和多项重大航空工程做出突出贡献。

  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金钢设计》专著。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