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思政课社会实践教育形式br——font style=font-size:14px组织学生参观小平小道/font
启航网讯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有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的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的本课程教学大纲实践要求,11月7日,该课程组11位教师经过周密安排,带领全校两千多学生步行到小平小道参观学习。
“小平小道”是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四月,又被列为江西省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基地。新陈列馆历经一年时间的精心改造,于2008年12月18日上午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分六个部分展出:“文化大革命”初期、“疏散”到江西、工厂劳动、“小平小道”、“情系新建”、永远的怀念。同学们在陈列馆认真观看小平当年工作和生活用过的物品,沿着伟人当年的思想轨迹和生活足迹,感受小平在江西三年零五个月的艰辛劳动和生活,体验小平对国家现状的深度忧虑和思考,尤其是在展厅的第二部分、第四部分陈列的文件,都是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未曾解密的档案资料,也是与邓小平疏散到江西直至复出前后过程相关的文件。这些档案文件包括邓小平在新建县期间写给汪东兴和毛泽东的几封信;197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关于邓小平恢复工作的通知;毛泽东批示的邓小平在周恩来追悼会上致的悼词等,这些文件都首次公开展出。许多同学在这里都停留了很久,默默地读着这些的信,感受着小平同志忧国忧民的情结和浓郁的亲情。
来到邓小平同志当年劳动过的车间,同学们认真参观了伟人曾经使用过的钳子、螺丝刀等作业工具,深刻体验到了伟人当年艰苦的劳动环境。一件件实物和一幅幅照片,清晰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在此度过的那段不寻常的岁月。最后,同学们来到小平小道旁,感悟一代伟人当年从这里走过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