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理想、价值与胸怀”的讲座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启航网讯 5月13日下午3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科基地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刘书林教授到我校A栋200教室开展关于“理想、价值与胸怀”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康平主持,参加讲座的有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李琳、副主任熊申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吉雄及来自各学院的400多名师生。
讲座伊始,刘教授提出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有六个方面: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全面的文化科学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而理想、价值与胸怀正是成功人才素质结构中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的要点。刘教授认为理想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人就会变得迷茫,就容易迷失方向。讲述到价值问题时,刘教授告诉我们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将人生价值和祖国的大业紧密联系起来,在为祖国事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的人生价值只有根植在祖国的肥沃土壤上才能开花结果。
最后,刘教授告诉我们做一个成功人才,须有一个“海纳百川”的胸怀。做任何事要保持一份谦冲、淡定的心态。
刘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反响。在长达3个小时的讲演中,学生挤满在教室的过道中,并不时的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聆听刘教授的讲座,对理想、价值与胸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