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泽润校园——记南昌航空大学首届“教学贡献奖”获奖教师
启航网讯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为表彰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弘扬尊师重教优良风尚。近日,南昌航空大学首届“教学贡献奖”评选结果揭晓。其中,数学与信息学院郑华盛教授、航空宇航学院彭迎风教授两位教师获得“突出贡献奖”,软件工程学院段喜龙副教授、数学与信息学院鲁力副教授两位教师获得“优秀贡献奖”。
南昌航空大学“教学贡献奖”是由校友捐赠基金支持而设立的专门奖项,旨在支持学校人才培养事业,表彰长期扎根教学一线、师德高尚、教风端正、爱生爱校、教学效果优秀,并在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深受学生爱戴及同行认可的优秀教师。我校2011级材料化学专业校友熊文凯和1991级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校友匡得军共同率先发起捐款。该校友专项基金已得到广大校友不断的积极支持。
对于首次由校友捐赠设立的学校奖教基金奖励项目,学校经过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出台了《南昌航空大学“教学贡献奖励”实施办法(试行)》。该奖项实行提名制,分为教学学院提名、教授提名、捐资人提名以及校友提名,不接受个人申报。奖项设卓越贡献奖、突出贡献奖、优秀贡献奖三个等次,对应奖励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5万元、3万元。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面向学校在岗教师和仍健在的退休教师,主要表彰奖励在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满30年及以上、满20年及以上、满10年及以上的教师。主要提名长期扎根基础课教学一线,且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深受学生欢迎,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发挥骨干作用、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
首届“教学贡献奖”评选工作启动后,经各提名主体提名,职能部门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及学校评委会评审等多轮严格评选,最终评出2名“突出贡献奖”获奖者与2名“优秀贡献奖”获奖者,其中,卓越贡献奖此次空缺。
“教学贡献奖”的设立与评选,不仅是对一线优秀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与激励,更将进一步激发全校教师投身教学、潜心育人的热情,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首届获奖教师简介
郑华盛: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从教三十九年来长期扎根本科教学一线,在2009年大病康复后重返教学一线,坚持每学年承担《高等数学》《数值分析》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对待教学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先后荣获“江西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江西省“张丽莉式”优秀教师、校“教学十佳”等荣誉。他深耕教学改革,主持完成教育部教改项目及多项省级教改课题,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方面,他主持省级优质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主要参与建设的《高等数学》获批江西省线上及混合一流课程,独立和第一作者出版(编)著4部。他十分注重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传帮带”机制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团队成功申报多项省级教改项目和一流课程;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奖项。
彭迎风:
航空宇航学院教授。长期坚守本科基础力学教学一线,年均授课超400课时,教学效果优异,先后荣获江西省“金牌教授”、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校“教学十佳”等荣誉。她主持建设的《材料力学》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理论力学》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主讲的线上课程选课人数超8万人,被19所高校引用。主持项目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2021年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及省一等奖。带领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获“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牵头建设的虚拟教研室入选江西省首批建设项目。
段喜龙:
软件学院副教授。自2001年任教以来,始终坚守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一线,年均本科课堂授课超200课时,获校“教学十佳”、“最美教师”等荣誉。作为课程负责人,其主讲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开创了“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主持省级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参与建设省级一流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主持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省级教改课题1项。担任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期间,主持完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复评,牵头建设金航学习工厂,作为核心成员成功申报江西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14项、省级奖100余项。
鲁力: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22年来始终坚守本科公共数学教学一线,年均课堂授课超260学时。她主持建设的《线性代数》课程获评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在线学习人数超2.7万,被全国百余所高校选用;主编出版《线性代数》数字教材(高教社),参与编写教材教辅8部。带领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成4门省级一流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竞赛和科研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个人获江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校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奖项多项。其主抓的“数觽工作室”培养的学生讲师团队为全校开展高等数学义务辅导,考研录取率近100%。
(图文一审:熊巍 图文二审:程楠 图文三审:梁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