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聚焦全国两会】奋进正当时: 南昌航空大学师生热切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龙莉 摄影: 发布时间:2025-03-06 浏览次数: 【字体:

启航网讯  勇担新使命,奋楫新征程。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一承载着国家发展大计和民生关切的盛会如璀璨灯塔,照亮时代发展新篇章。南昌航空大学师生纷纷通过电视、网络等了解全国两会的主要内容,并表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齐心协力、乘势而上,更好地扛起时代发展新使命,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南航担当”的崭新篇章。

发展规划处处长洪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学校规划部门负责人,我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锚定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强化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估,确保学校发展与国家和区域战略同频共振,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贡献更大力量。

招生就业管理处处长陈绍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明确了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资金资源支持力度、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等有力举措。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者,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内引外拓深挖就业岗位,多维并举深化就业指导帮扶,深入开展“逐梦空天”就业赋能行动,引导广大学子赴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城乡基层干事创业,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继勇: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提出了2025年“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举措,这为我们学院的学科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加强环境治理等技术研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航空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徐雪峰: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为未来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作为一名航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我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国家的需求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宋凯: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及“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对我们这所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尤为重要。我们将持续瞄准国家及行业的重大需求,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优化科研布局,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建立与行业企业同频共振的伙伴模式,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产出真成果,努力在基础研究和产学研两条赛道上发出“南航”声音。

孝彭书院党委书记辛泳:聆听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视。作为航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单位,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整合优质资源,构建特色培养体系,强化学生航空情怀与专业素养,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航空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黄蕾: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为过去一年国家各项建设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尤其是为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新进步感到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一如既往地推动“航空报国精神育人”,以新文科建设带动专业升级,带领学院师生在服务江西“1269”行动计划中贡献力量。

动力与能源学院副院长丁相玉: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我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报告精神,与学院师生一道,聚焦新能源动力技术、高速飞行器动力技术领域,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西低空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常青: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思政引领力。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彭志红: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深感振奋与鼓舞。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肩负着培养人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善于将宏观政策转化为贴近学生的日常实践,在润物无声中点亮青年与时代同行的成长之路。

软件学院辅导员温素梅: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舞。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并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积极引导学生坚定扛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青春在新时代奋斗中绽放光芒。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贺严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为我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从可降解塑料到智能响应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创新正推动着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技术解码国家战略,用知识重塑未来世界——而这,正是我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到的“硬核”共鸣。

土木与交通学院学生韩奇材: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最关心的是就业问题。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回应了这一主题,也提出了具体举措,比如,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我们坚信,这些政策措施必将有效惠及广大毕业生,助力我们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文法学院学生丁悦然: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对于2025年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充满期待,也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踊跃参与社会实践,展现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龙莉  二审:舒越  终审:刘芝平)

责任编辑:李政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