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学校召开2022年第四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杨欣 摄影: 发布时间:2022-03-21 浏览次数: 【字体:

5a1b2b4253d1447c9ec789840bb6340a.JPG

  启航网讯  3月18日上午,党委书记罗嗣海在办公大楼21楼南会议室主持召开2022年第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学校全体在家领导班子成员,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参加。

  会上,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刘芝平传达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栗战书委员长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传达了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随后,与会人员一道通过线上聆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卢艳兰副教授题为《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思政课。

  在交流环节,党委副书记罗旭彪作了题为《构建“大思政”格局,不负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的发言,分享了对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的学习感悟。他从“什么是‘大思政’的‘大’”,“什么是‘大思政’的‘魂’”,“如何构建‘大思政’”等方面阐述了思政课教师如何做到“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进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副校长陈震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核定思政课教师岗位,采取引进与培养、转岗与兼职相结合等对策;出台《南昌航空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办法》《关于落实 2020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多措施推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他还结合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情况、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情况,提出了系列优化思政课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的建议。

  副校长郭正华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既要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核,又要把这种精神内核和明确要求落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处;既要有“大道无涯,吾道不孤”的强大自信,也要有“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的理性认识。只要思政教师坚持群策群力、协同发力、同向用力,让思政课成为“撒播正气的传声筒”、“理性思考的发声器”、“背负压力的隔音板”,我们的思政课就会开得更好,思政专业就会更受欢迎,思政教师队伍就会更加强大。

  刘芝平结合从事思政课教学研究的经历、思政课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统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谈了心得体会: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就要建立“真信”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要建立“真才”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有才学的人讲才学;就要建立“真情”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有情怀的人讲情怀;就要建立“真教”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有教学能力的人来教学,进而让同学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罗嗣海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及时学习领会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就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罗嗣海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深刻学习领会精神。全国两会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校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和5个“我们就一定能够”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过去一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把握党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深刻把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领会精神内涵、把握精髓要义、吃透精神实质,主动对标对表,更加自觉地用党中央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和行动,切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校各单位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积极做好舆论宣传。

  二是奋力推进事业发展。全校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着力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要不断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提升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开创发展新局的能力水平。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构建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固本强基、交叉融合、择优培育,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带动、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建设好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要引导广大教职工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成为“大先生”。

  三是切实抓好当前工作。要认真统筹抓好发展和疫情防控,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实易炼红书记“要害在早、重点在查、关键在控、基础在防”的要求,真正抓好抓细抓实各项工作,防范化解各项风险。要认真统筹抓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化校园安全建设,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压实压紧责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要认真统筹抓好发展与学生就业,尽早预案,统筹安排,及时应对,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的各项就业政策,创新招聘模式,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大力提高学生留赣就业率,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要认真统筹抓好发展和今年第一季度工作,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气神做好今年第一季度的各项工作,以高起点开局、高水平起步为全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要认真统筹抓好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积极筹备2022年国际产学研用会议,确保会议顺利召开,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要认真统筹抓好发展与70周年校庆工作,本着细致、节俭、有效的原则做好校庆各项筹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总结建校70周年的办学成就、经验和启示,进一步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