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立德树人】深耕教务十七年的老黄牛 ——访文法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杨健老师

来源:宣传部 作者:远航记者站 龚梓琦 摄影: 发布时间:2021-06-22 浏览次数: 【字体:

700d8cb3b7f34a249d446b7273f7d215.png

杨健老师(左二)与同学们在一起

    勤勤恳恳、甘于奉献,十七年如一日,杨健面对繁杂琐碎的教务工作,始终耐心细致、精益求精;五年前遭遇生活中的变故,她以乐观坚韧重塑自我,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右手不行就用左手”

“嗒。”鼠标左右键又点错了。住院治疗三个月后杨健重返工作岗位,代班的老师已经离开办公室,她一人面对电脑,用左手操作鼠标打开新的表格,窗外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原先习惯用右手操作的她感到有些懊恼。

2016年8月,杨健到银川出差,在返回的途中,突发脑干梗塞,导致右侧身体瘫痪,身体僵直,行动极其不便,连正常的行走都需要人搀扶。住院治疗三个月后重返教务工作岗位,但如今的她,右手完全不能动,所有的工作都只能由左手承担。往日一个小时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她需要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完成。

焦虑与懊恼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右侧身体有知觉但不能动弹,杨健买来沙袋、哑铃、弹力带等器材,晨光熹微时便起床跟着视频康复健身;患病后工作效率大减,她就提前一小时到办公室工作,练习用左手打字、书写等。耐心地适应、不懈地坚持,大概半年后,她便熟悉了用左手操作电脑完成各项工作。“既然病魔没有将我打垮,那我就要好好活着,右手不行就左手。”感恩于自己拥有的,回忆起患病初期那些行动困难的日子不过轻描淡写。

五年来,杨健右侧身体仍每天水肿,偶尔呼吸及吞咽不顺畅。“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身体上的不适却并未缩减她的工作热情,她认为对待工作就该有热情,对待生活亦是一样。杨健已从事教务工作十多年,遭遇变故后选择重回工作岗位,于她而言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部分。“忙的时候反而忘却了身体的不适。”她笑着说道。

深耕教务蕴“匠心”

教务工作像是绿叶,在背后吸收阳光,默默维持着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从2004年至今,杨健已深耕其中十七载。文法学院学生从入学始直到大学毕业,四年的学籍、选课,各类考试的报考、监考安排等等事宜都离不开她。

匠品的完成需要耐心细致,需要无数看似枯燥的重复劳动累积,教务工作也一样,只有持续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项细节才能保证工作顺利完成。每学期各项与教学工作相关的通知杨健都能按时传达并耐心回答班委们的疑问;“普通话、计算机考试证书领取情况”“学生证收集、发放”等细小事务,她都悉数记录在本子上;每一份结课档案,都按专业年份归类整齐至书架上……面对繁杂琐碎的工作她总能尽心尽力,有条不紊地处理好。

患病之后,杨健也并没有因为病情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天工作。教务办公室里只有她一人,教务工作又繁杂琐碎,牵涉许多方面,秉持着负责的工作态度,杨健每月需去医院取的药物都是麻烦家人代劳。

两年前,学院2017级转来7位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需在两年内完成四年的专业课程。鉴于这种特殊情况,杨健一对一帮助他们合理安排课程与考试、悉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助力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每个学期都打印他们的成绩单,仔细看需要补哪些课,还要思考怎么安排比较好,他们能不能接受。”杨健如是说。不仅如此,她需要反复关注学籍系统中某些已修课程,以防止给学生带来不便。今年,他们都顺利毕业了,对此,杨健颇感开心与欣慰。

亲切关怀暖人心

数字之差的电话号码让杨健与20级其他学院一位新生结缘。

2020年9月开学初,学校的快递点误将这位新生的快递信息发到了杨健的手机上。因行动不便,她的快递同事们总会帮忙取,取来才发现并非自己的快递,杨健赶忙与这位同学联系。

几番乌龙,他们倒成了好友。男孩经常会到办公室来向杨健咨询学习或生活方面的问题。杨健每次都十分热情地接待他,指引他要有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在与同学的相处中,要摒弃自己的固有思维,多一些理解与包容。还有许多对大学生活感到困惑的同学也会向杨健寻求帮助,她总是会先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聆听并给予建议。

从2007年至2020年,杨健还多次担任班主任一职,许多毕业了的学生返校时都会回来看望她。“杨老师,工作一段时间了,我心中有不少困惑,想听听您的看法。”杨健正在工作时,手机微信弹出这样一条消息。一些工作了的学生也还是习惯找她,取得了成绩向她汇报,遇到了麻烦向她请教,受到打击向她诉说。她都非常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她关心学生,喜爱与学生交流,“他们带给我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和他们相处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太好,还是多亏了同学们对我的包涵。”她谦虚地说道。

在其办公室两位助理学生眼里,杨健更像是一位家人:她喜爱看她们认真学习的样子;会分享她买的瓜果、零食给大家吃;同学们帮她做了哪怕很小的一件事,她都会真诚道谢……

“杨老师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慈祥的笑容,给我一种很和蔼的感觉。生活中要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她总会给我建议指导。”“从杨老师身上真的能学到挺多的,就算是一件小事,她也做得很好。比如架子上的档案、试卷,她都整理得很利落,像报刊一样整整齐齐。”教务办公室的学生助理谈到。

在同事眼中,她是一名优秀的老前辈,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学院服务。同事们亲切地称她为“杨姐姐”,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地方,她都十分愿意伸出援手。

实际上,患病后,杨健的心理一度受到打击,偶尔会无端发脾气、懊恼,但她在工作时可以克制的很好。通过这几年与新的自己的磨合,她在包容中变得更积极、乐观、亲和,并常怀感恩。

深耕教务工作十七载,杨健以严谨专注的匠心对待繁琐的事务,以家人般的亲切关怀滋润人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学校教学工作背后,默默奉献着……


责任编辑:李言金